青年创业团队踊跃支援抗疫 高校创业教育牢筑育人方舟

2021-01-18 20:58:47

日前,浙江理工大学收到了一份份特殊的防疫物资,2010级法政学院校友、杭州企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国江向学校捐赠840瓶免洗洗手液、500斤84消毒液、消毒器2台,助力我校卫生防疫工作;2016级信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校友、杭州珺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轻羽,在得知母校筹备复工复学过程中需要大量防疫物资的消息后,慷慨解囊,捐赠1000只防疫口罩……开学在即,浙理校友创业团队想以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决定以团队盈利出资采购防疫物资,助力学校顺利开学。

4月中旬以来,全国各省市疫情防控工作不断传来新增病例和确诊病例清零的好消息,各大中小学正有序进行学生返校前的准备。为确保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安全、平稳、有序,浙江理工大学全校教职工严阵以待,丝毫不敢松懈。期间,我们不断收到创业校友的支援和捐赠,真真切切感受到同胞之间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巨大威胁时心心相系的温情和守望。

铁肩扛道义,担当背后是品格和境界,更是能力和本领,创业者只有两者同时具备才能敢于去担当,善于去担当。我们的青年创业者们,应当具有这样的格局和担当,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当为成就这样的创业者而奋力。在创新创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浙江理工大学秉承“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于2015年在原启新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创业学院,为学校本科拔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开辟一块试验田。近两年,学校以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契机,紧密结合浙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先后被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全国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创业教育先进集体,被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授予首批50家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创业学院。

一、理念先行,改革创新,构建“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浙江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教授在“双创育人”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着力打造万亿级时尚产业的新背景,立足学校纺织服装百年办学传统,提出创新创意创业“三创教育”核心理念,将“三创”教育工作深度融合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主要任务中。学校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立足学科专业、面向产业行业,专创、科创和产创深度融合的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具有鲜明特色。

二、文化引领,凝心聚力,形成“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务实求创”的创新创业校园环境

浙江理工大学建校123年来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学校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先辈们同样始终不忘为祖国的强大、为人民的福祉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学校充分挖掘创新创业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具有特色、体现时代价值的校园文化和创新创业价值观。一方面,学校结合在红色文化领域的研究优势,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红创文化”,并通过红创文化进课堂、红创文化进项目、红创文化进实践,将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进行有机融合。另一方面,为挖掘和充实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学校创新举办“三创文化节”,开展T台文化、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建设KAB创业俱乐部等创业社团,举办自由贸易市场、科技文化节等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积极谋划,整合资源,形成专创、科创、产创“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创融合。开设专创融合的“创业致远班”和“创业精英班”,建立分层分类的“3+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贯穿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让有成熟创业项目的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相关学科的专业硕士;将创新创业作为一个特长潜质类别纳入到“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高考招生选拔体系中,中国教育报为此做了专门报道。

科创融合。学校以地方研究院为纽带,建立新昌研究院众创空间等,围绕产学研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实现科创深度融合。新昌研究院的综合试点改革工作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肯定性批示,省人民政府副长成岳冲同志对这项工作做批示,成为了全国高校竟相学习考察的新典范。

产创融合。学校结合鲜明的学科特色,与企业政府深化合作共建了一批立足学科专业、面向产业行业实现产创深度融合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平台。其中,尚+众创空间、汇梦众创空间和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众创空间入选浙江省众创空间,汇梦空间同时入选了国家级众创空间。空间孵化出了一批创新创业典型。研究生朱建龙创立的服装设计工作室为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设计礼仪及志愿者服装,并为G20峰会设计礼仪服装,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的接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逐步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专创、科创和产创深度融合的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