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数学学院基础与离散数学教师党支部开展“教育强国”专题学习 聚焦数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10月12日下午,数学科学学院基础与离散数学教师党支部根据学校安排,组织开展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支部党员结合数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际,就如何在教育强国战略中找准定位、发挥实效展开深入交流。
党课学习结束后,与会党员一致认为,建设教育强国,基础学科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使命。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更应在立德树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大家围绕数学学科如何服务国家战略、提升育人质量提出了多项具体思考和建议。
在研讨中,支部党员聚焦“夯实基础、强化德育”,提出要以思政引领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报国志向。有教师指出,当前师范生培养应更加注重“德育为先”,强化教书育人的使命意识,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下得去、教得好、有情怀”的优秀数学教师。
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会教师结合学院“拔尖班”实践指出,当前需着力破解学生对纯数学兴趣不足、学习动力待增强等问题。对此,支部正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探索通过科研导师制、学科竞赛、前沿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其学术志向与创新潜力。大家认为,数学学科要主动适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加强基础与应用的融合,培养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课程体系与选拔机制”,有教师指出,现有拔尖人才选拔时间偏晚,易导致部分学生前期课程衔接不畅。建议推动选拔机制前移,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早发现、早培养、早衔接”,提升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在“教学方式与师资建设”方面,支部党员认为,应进一步推动教学创新,通过问题导向、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与学生参与度。同时,要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协同中实现自我成长,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此外,还有建议提出,可在学院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增设本科生教学研讨板块,邀请国内外专家参与交流,实现科研资源反哺教学,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实践平台。
本次学习研讨紧扣国家教育强国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数学学科实际,体现了基层教师党组织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深刻理解与主动担当。大家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机制,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数学学科的智慧与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