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动车”: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二)

2021-01-18 21:48:09

三、成果的创新点

(1)真正激发了学生主动性。学生是体验和分享者,是社会需求的直接感受者,从而改变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和二手信息的现状,学生获得真实市场需求,而分享体验型教学进一步促成学生全息认知未来的职业世界。学生自主性和目标性增强,获得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素养的成效倍增,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也就大大增强了。

(2)真正凸显了市场导向性。课堂空间从教室向就业市场、企业和职场社交延伸,课堂主体从师生二元向职业员工、企业家、校友等多元拓展,课堂任务的内容从对理论知识的结构变为对就业信息、行业发展信息、职业素养行为的解构和再重构。

  1. 真正实现了培养主体互动性。通过“就业动车”计划,把行业协会、人才市场、教师、学生、企业、校友等主体紧紧团结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自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鲜活而真切的职场经验与指导。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提前启动职业探索,学生职业适应力增强。自2006年该项目实施以来,累计超过21000名学生参加,经过就业动车实践,学生参与就业市场调研和体验,较早启动了学生的职业体验,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强劲,促进了学生自我职业的规划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行动力。学院还编印了《行知学院就业“体检”实践指导手册》,修订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校本教材,针对性指导学生的职业探索。此外我院学生在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大赛中参与率高并屡获佳绩,2011年以来累计获职业规划大赛省级奖项18项,在独立学院中保持领先。涌现了职业规划大赛之星、就业创业先锋等各类优秀学子。4名教师获得职业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省就业指导课程大赛二等奖。毕业生就业率逐年稳步提升至96.82%;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连续三年在独立学院排名第一。

(2)深入开展校企互动,社会效益日渐提升。就业动车行动经过十年开展与积累,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强。就业动车行动得到了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支持与认可。2010年以来,招聘会企业主动招聘的岗位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经由学生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企业也逐年增加。用人单位对学院基于市场需求快速反应的教学满意度高,与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积极性不断增加,共办校企合作特色班42个,向学校投放奖助学基金2500万。借由“就业动车”行动人才市场与学院有了更多的互动和合作,支持创立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浙师大行知学院就业动车助推毕业生就业》被《金华日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等多家媒体报道,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3)有机融合二三课堂,创新创业成效显著。以创新创业课程、校企合作特色班为支撑,以兼职教授、创业导师为抓手,以社团协会、竞赛科研为载体,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了“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毕业生成为“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的应用型人才。近三年来,学院获得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省级以上竞赛奖项285次;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立项300余项;到目前为止,在校生进驻创业基地的项目达到20个,另有近50个团队开展各种电子商务的创业活动。2014年斩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2015年获得全国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4)全面促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系统优化。借由就业动车行动产生的联动效应,学院面向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调研、访谈、论证等方式,停招了一批与社会需求不紧密的专业,开设了一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相关的专业。基于市场岗位信息趋势分析和重点走访行业,学院加强了专业改造,推出了ACCA、专业复合班、安恒网络安全学院、1+2+1卓越工程师等有行知特色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新举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把行业协会、人才市场、教师、学生、企业、校友等主体紧紧团结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