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笃行不息——2024年我院思政荣誉成果
2024年3月,第四届“思政星课堂”——我最喜爱的思政课老师推介宣传活动颁奖仪式举行。在全省学校推荐、学生推荐和老师自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环节,我校陈瑞英老师荣获“优秀思政课老师”称号。我校宣传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与陈瑞英老师共同参加现场活动。
陈瑞英老师是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教授。作为党员教师,陈瑞英老师有坚定的特殊教育职业信念,平等关爱各类学生,热心服务残疾学生,始终能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她先后于2010、2016、2018年度获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获浙江省直属机关工委“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称号,2018年度获“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2019年获“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她指导学生先后于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两次获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在学术上,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7篇,其中10篇发表于核心期刊,主持参与市厅级及以课题21项。

图为颁奖现场(右四为陈瑞英老师)
7月,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由我校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撰写报送的思政教育案例《思政教育精准滴灌 残健融合人人出彩》获评典型案例。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设《助残情怀》《生命教育》等残健融合的特色公选课,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特教“大思政”课程体系。同步编写《助残情怀》新形态教材,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坚定学生服务残疾人事业的职业理想和人文情怀。组建“特殊教育院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从党建引领、联盟协作、制度保障、基地培育、成果推广等方面打造“特殊教育院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省域模式。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乡村红馆,通过校馆合作、校地合作,打造“行走的无障碍思政课”。一系列举措实施后实现了“思政教育精准滴灌,残健融合人人出彩”的工作成效,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浙江站位、特教风采的思政路径。

图为入选名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