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5日-26日,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转塘街道、浙江音乐调频动听968、杭州德艺艺术学校,在转塘综合文化站开展了“我在转塘玩音乐——浙音民间音乐人培育计划”夏令营。一首首别具特色的转塘民间小调通过师生的二度创作,以崭新的姿态在舞台上绽放光芒。
本期活动课程主要围绕音乐综合基础知识教学、歌曲创作漫谈、音乐赏析、转塘民歌学唱等四个方面进行。学员通过对经典的传统民歌如从《骑白马》到《东方红》、从《绣荷包》到《绣金匾》、《南泥湾》,以及转塘民歌《茶山对歌》、《里桐坞情歌》等学习,初步掌握了音高、节奏、调式调性以及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等基础乐理知识;在歌词与旋律的创作交流中,学员感悟到创作就在身边,人人皆可创作,都可用音乐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音乐欣赏环节,大家在音乐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体会到音乐文化的传承、多元与创新,激发了学习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与动力。
大部分学员来自转塘民间小调的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洪根带领的“春之韵艺术团”。他们善于阅读简谱,而对五线谱较为生疏,为此授课教师在教学初期向学员着重讲解了一些基本乐理,如音程、基本节奏型等。在老师们的循循善诱下,大家慢慢获得了许多节奏、音高、音程等方面的知识,读谱、唱谱都有所提高。
到了教学中期,老师们带着学员从歌词和旋律等角度分析解读了多首朗朗上口的经典歌曲。学员们在放声歌唱经典作品的同时,学到了作词、作曲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优秀学员则对经典民歌依谱重新进行填词,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不少学员表示:“老师讲得通俗易懂,原先我们对歌词创作基本一窍不通,现在也能写写简单的歌词了。”在中国乐理的学习中,有学员表示“第一次听说中国乐理”、“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太优秀了”、“我们竟然对我国的传统音乐一无所知”。
在最后的转塘民歌学唱中,王洪根老师亲自上台示范,带领大家对曲目进行反复研磨与排练,并通过对转塘民间歌曲的二度创编,真正做好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毛诗序》曾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历史悠久的转塘民歌诞生于百姓的劳动之中,《耘田号子》、《打夯调》、《呼牛调》就是其中的代表。通过学员的创编和演绎,劳动号子雄浑的气势散发得淋漓尽致,女学员演唱的《里桐坞情歌》、《茶山对歌》也把女主人公情思萌动、思念阿哥的辗转反侧表达得十分准确。王洪根老师带领浙音学生共同演绎了《呼牛调》,两代人在舞台上用自由婉转的歌声展现了转塘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扬。结业汇报演出载歌载舞,为转塘人民呈现了一场精神大餐。
作曲与指挥系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生们表示,自己到基层传授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触到了淳朴、地道的转塘民歌,从民间汲取了原汁原味的音乐元素,收获不小,而和转塘老百姓一起创编新民歌,唱响新民声,歌唱今天的美好生活,为社区美育和精神共富贡献了一份力量,大家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