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赋能健康 青春服务民生

发布时间:2025-06-16 15:33:00

在当下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时代背景下,一场融合了科技与健康的实践正沿着钱塘江奔竞而来。6月3日上午,由滨江区科学技术局、滨江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浦沿街道科学技术协会、六和社区承办的“2025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钱塘江畔的网红打卡地——浦沿渔码头隆重开幕。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第三党支部作为受邀的高校党组织代表,不仅见证了“AI滨江”科普专家团的诞生,更切实地将中医药智慧融入了科技惠民的实践中去,用专业所长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科技为翼:打造科普生力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本次活动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高新区(滨江)科学技术局与科学技术协会还特别组建了首批8人的“AI滨江”科普专家团,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的顶尖人才,邀请他们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深入基层群众之间,将科技之美传播到滨江区的各个角落。在庄重的聘任仪式上,支部来伟栋博士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从区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聘书。“这份荣誉既是滨江区科技局对我专业能力的最大肯定,但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这位从事中医风湿免疫研究的95后博士表示,“我们将继续用AI技术解开中医药的神秘面纱,让千年的中医药智慧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

惠民暖心:中医药服务零距离

在启动仪式结束后,支部书记谢冠群、宣传委员张夏风以及组织委员来伟栋来到印有“AI&惠民——浙江中医药大学”标识的展台之中。小小的展位前很快聚起一串长龙,师生们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中医药惠民服务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

 1.数智助能中医药体质辨识:支部特意把实验室中的中医四诊仪带到现场,结合我们平台自主开发研制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有助于快速帮助医师判别患者体质以及基本病症,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百姓。结合舌面信息采集仪与AI分析软件,3分钟内自动导出个人体质的综合评价,基于这些客观的数据,临床经验丰富的谢冠群书记和来伟栋博士迅速给出了对应的个性化养生方案。98年的陈女士在体验后惊叹:“仪器说我属于气虚体质,和去年老中医说的一模一样!”

2.现代科仪助力健康监测:“张博士,我这个血糖值正常吗?”面对六旬市民祁大爷的询问,党员张夏风同志一边核对测量数据,一边耐心讲解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委员张夏风博士熟练操作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累计为60余名中老年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其中发现了血压、血糖异常者共计9人,并给予了专业建议。

3.新型传媒助推夏季养生:针对杭州夏季湿热,易造成脾虚湿困的特点,党支部还向市民免费发放了自制的夏季养生知识传单,上面印有本支部的小红书微信号,通过让市民关注支部二维码,我们可以在小红书APP上不定期地向市民朋友推送养生知识、中医经典以及科研的最新进展。此外,由艾叶、细辛、藿香等药材制成的限量100个的香囊,成为当日活动现场的爆款“伴手礼”。据统计,本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3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六和社区负责人虞婷婷高度评价了支部党员的表现:“这些年轻人展现了当代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是‘产学研用结合’的生动典范。”当“望闻问切”邂逅人工智能,当青春热血融入科技报国,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迸发出令人振奋的火花。在这场科技与健康的双向奔赴中,我们既看到了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无限可能,更见证了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把支部建在学科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定步伐。


支部渔船码头活动3

支部渔船码头活动2



责任编辑:谢冠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基础第三支部将中医药智慧融入了科技惠民的实践中去,用专业所长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