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部张水利书记主讲的《药用植物学》课程被学习强国报道。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信息膨胀的时代,怎样激发和巩固学生们对中医药的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老师们一直在努力破解的问题。
《药用植物学》是学校实践“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个尝试。这门课由张水利、俞冰、张春椿、李石清四名老师共同打造。课程由理论课、实验课和天目山野外实习三部分组成,贯通课堂、实验室和野外。张水利老师说,目前专业设置背景下,中医与中药细分,《药用植物学》则能将中医与中药重新结合起来,打破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
天目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药资源丰富,配套设施成熟完善。为了活络书本知识,使课堂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加深理解和记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天目山设立教学基地已有二十多年。如今,天目山不仅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学子野外实习的重要据点,也成为坐落在大自然里的思政课堂。
每年暑期,师生们在天目山进行为期9天的实地考察,通过实际的采集解剖观察,不仅学习到药用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药用植物的生态和地理、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还提高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神农尝百草、时珍遍名川的意志,深深扎根在了年轻学子们的心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药用植物学》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停课不停学”平台上线一个月就突破了27万点击量,在“云课堂”中大放异彩。
“网红”《药用植物学》的炼成,离不开有雄厚的教学资源积累作底气。《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课程,几代前辈学者为这门课作出的贡献得到了良好传承。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生药教研室有丰富的野外实践和考察经历,老师们几乎走遍了浙江的山,熟悉省内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蕴藏情况,拍摄了大量照片,采集了许多标本,积累了广阔素材。
课件中的每一张图、每个例子,都由老师们精心整理,交织着对自然世界、人文底蕴、天人关系、处世之道的深刻思考,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思想境界。“停课不停学”期间,张水利老师通过网课告诉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医药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中医中药发扬光大,服务人民,服务世界。”
“自从学了这门课,基本上每节课都在重新认识世界。”2018级中药学专业的戴淑霜说,“我们更加懂得观察和欣赏世界了,会弯下腰看看到底是什么草什么药。”
天目山的泥土里遗留着先辈寻寻觅觅的足迹,自然生命之中从不乏人类刻苦求索的身影。《药用植物学》正是通过带领学生们回归自然,引导他们敬畏自然、尊重规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使他们成为能传承本草精神、守护国民健康的未来栋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