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教工党支部专家助力海兴农牛蛙绿色健康养殖

发布时间:2025-05-24 23:18:57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落实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对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要求,切实推动博士专家下基层,近日,广州农村科技特派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水产教工党支部刘春副教授前往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牛蛙育苗育种基地“牛蛙循环水无抗养殖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进行指导。

微信图片_20250524220840

广东海兴农集团牛蛙育苗育种基地主要开展牛蛙亲本群体的保种、苗种选育和苗种生产工作,占地约200亩包括亲本养殖池5亩、标粗池15亩、育苗车间20亩。

微信图片_20250524225854

牛蛙作为广受欢迎的养殖品种,市场需求大,但近年来,养殖过程中抗生素超标以及养殖尾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脖子” 难题。刘春副教授团队与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紧密合作,聚焦上述问题,全力开展牛蛙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为牛蛙养殖业的绿色健康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病害防控方面,刘春副教授团队采取了主动监测与预防策略团队定期对养殖牛蛙进行病原监测,提前预判病害风险,并在发病前精准采取措施降低病原丰度,从而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同时,通过在饲料中科学添加益生菌、植物提取液和免疫增强剂等动物保健产品,显著增强了牛蛙的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构建起一套综合的病害综合防控体系,为牛蛙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微信图片_20250524230006

在养殖尾水处理方面,团队指导基地建立 “三池两坝” + 生态池塘处理系统,实现了尾水的高效处理与循环回用。这一模式不仅减少了牛蛙养殖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降低了外来病原的感染风险,更有效缓解了养殖尾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使牛蛙养殖朝着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微信图片_20250524230058

在育种领域,团队同样取得较好的成果团队与公司合作完成了牛蛙染色体水平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为牛蛙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分子基础。此外,还建立了牛蛙主要病原净化技术体系,为健康苗种的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从源头上保障了牛蛙养殖的质量与效益。

图片2

项目实施两年来,基地牛蛙亲本蛙培育量达到 100 吨,生产蛙苗近 8 亿尾。在养殖全程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牛蛙死亡率降低了 15%,养殖效益显著提升。这一项目作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充分彰显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牛蛙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转型树立了标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了科技力量,成功经验值得在行业内广泛推广与借鉴。



责任编辑:苏友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团队联合广东海兴农集团,集成牛蛙循环水无抗养殖技术,通过病害监测防控、尾水生态处理及基因组育种,降低死亡率15%。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