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邓稼先:殷红热血 精忠报国(二)

2021-07-13 18:40:17 学思践悟IT说 郭笑鸽

然而,父亲的嘱托

被邓稼先深深铭记

他没有片刻犹豫

拒绝了导师带他去英国深造的邀请

拿到学位的第九天

邓稼先就登上轮船

奔赴远在东方的热土

那里有他的父母和爱人

还有一个崭新的中国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653.jpg

赵忠尧、钱学森、邓稼先等百名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在甲板上集体合影

毫不犹豫

他离开亲人,投身绝密事业


1950年10月

回到祖国的邓稼先

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3年,他与许鹿希成婚

邓稼先陪着夫人回到娘家时

还会同岳父许德珩讨论物理学

“五四领袖”、任水产部长的许德珩

曾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

邓稼先的岳母劳君展

也是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籍女学生

 幸福接连而至

1954年女儿典典出生了,大名邓志典

1956年儿子平平出生了,大名邓志平

四口之家,其乐融融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658.jpg

邓稼先全家


沉浸在幸福中的邓稼先

还不知道新中国

正在酝酿自己的原子弹计划

当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签定

第二机械工业部成立

需要一名“专业过硬、政治可靠

觉悟高、品德优、外语好

留过洋最好不过了

最好还能处事灵活”的人

与苏联人打交道时

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极力推荐

“非邓稼先莫属”

 1958年8月的一天

邓稼先来到了钱三强的办公室

 “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

他当即明白了“大炮仗”的涵义

义无反顾地答应下

来34岁的邓稼先可能还没意识到

这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这是一个绝密任务

回到家,邓稼先对夫人许鹿希说

“我要调动工作了”

“调到哪?!”

“这不能说”

“做什么工作?!”

“这也不能说”

邓稼先只能告诉许鹿希:

“我今后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了

这些全靠你了

我的生命从此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

做好了这件事,生命就有意义

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这一年

邓稼先34岁

妻子许鹿希30岁

两个孩子大的4岁

小的只有2岁

那一晚

他们一家人

一起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第二天清晨

邓稼先离开妻儿,匆匆奔赴新岗位

攻克重重困难

他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相对平顺的生活和良好的家教

还有丰富的学识,造就了邓稼先

温文尔雅、为人随和、性情恬淡的性格

而1958年

成为他性格上的一个分水岭 

1958年7月13日

二机部在北京成立核武器研究所(九所)

设立两个研究室:

一室是理论研究室,主任是邓稼先

二室是实验研究室,主任是陈能宽

因为原子弹研制工作的保密范围太大

做什么,不能说

在哪里,不能说

和谁一起工作,不能说

这使得邓稼先与朋友交流的话题

划到了最小的范围

活泼开朗的邓稼先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久而久之,邓稼先的性格

朝着自己所不喜欢的孤独沉闷的方向发展 

邓稼先的沉默

也源自肩上的责任和压力

向“苏联老大哥”还没学上一年

1959年6月,中苏关系就彻底破裂了

中国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武器

而这相当于从零起步

谈何容易呢

邓稼先苦苦思索

终于拨云见日

选定了原子弹理论设计的三个主攻方向

邓稼先全面领导三个组

成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705.jpg

邓稼先工作照,左边三人从左至右: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右边中间是邓稼先


那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能够提供给他们的研究硬件设施

只有运算速度每秒不到5万次的

大型计算、手摇计算机、拉力计算尺和算盘

就是利用这些简陋的计算工具

邓稼先的研究队伍计算出了

内爆型原子弹的物理流程

九次演算用掉的演算纸

可以从地面堆到房顶

华罗庚把他们所计算的问题称作是:

“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711.png

国家博物馆馆藏着邓稼先领导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时使用的手摇计算机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715.png

研究人员用手摇计算机计算数据


就这样,整整三年时间

邓稼先带着一群年轻人

大略勾画出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轮廓

邓稼先开始着手

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框架和构想

 1962年

二机部一个报告打到中央:

争取1964年

最迟1965年上半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毛主席大笔一挥:

很好,照办

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1962年年底

由周总理担任主任的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

从全国13个部门抽调了一万五千人的施工队伍

举全国之力支持原子弹的研发、爆炸工作

中国的原子弹工程

叫做“596工程”

2年零8个月

他创造氢弹研制世界最短记录


“10、9、8、7、6

5、4、3、2、1”

……

1964年10月16日15时

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

随着的倒计时完毕

爆心区一股强烈的闪光之后

便是惊天动地的巨响

接着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冲天而起

冲击波如排山倒海向效应区冲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726.gif

这是邓稼先

为国家搞的第一个“大炮仗”

既是邓稼先不辱使命的一份交待

也是他写给家人的一份万言家书

来不及庆功和休整

邓稼先全身心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去

其实,在1963年9月

邓稼先领导的研制原子弹的全班人马

已经接到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

第一颗氢弹的代号就叫做“639” 

原子弹与氢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原子弹是核裂变

氢弹是核聚变

打个比方——

点燃香烟要用火柴

点燃氢弹就要用原子弹了

邓稼先及其科研队伍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

形成了有充分论证根据的氢弹设计方案

就是以邓稼先和于敏姓名命名的

“邓-于理论方案”为验证理论

1965年进行了一次

1966年进行了三次核爆实验

充分证明了理论方案的正确性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732.jpg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二个“大炮仗”

很快就来了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其威力相当于300万吨的TNT炸药

是第一颗原子弹的150倍

从原子弹到氢弹

法国用了8年

美国用了7年

前苏联用了4年

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直到病情危重

他的名字才为人所知


1972年以后

邓稼先先后担任

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和院长

肩负重任,他不辱使命

虽然官职越来越大

但毫无官气,也没有架子

始终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能得到上至中央领导人的信任

也能得到普通工人的信任

被公认为:

“难得的帅才”

 邓稼先从事核武器研究这些年

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研究工作都是

亲手参与、把关、最后拍板的

很多方案都是他亲笔写的

但他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

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

邓稼先32次亲历现场

15次担任现场总指挥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737.jpg

1979年在新疆核试验基地的戈壁滩,左边为邓稼先


1984年

第32次核试验又一次圆满成功

邓稼先就是这样带着新式核武器

也就是中子弹,伸手可及的喜悦

告别了罗布泊 

研制核武器有一个最可怕的恶魔

就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

邓稼先也不幸受到了辐射

1985年8月,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

病情十分严重

1986年6月,中央军委做出决定

邓稼先为了研制核武器隐姓埋名一辈子

做了一辈子的牺牲

不能让他就这样走了

国家决定对他解密

公开他的身份

宣传他的光辉事迹

这时候

人们才第一次知道了邓稼先的名字

知道是他是“两弹元勋”

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理论方案的主要设计者

知道他是一个英雄

1986年7月29日

邓稼先用最后的呼吸

回应了28年前的领衔受命:

死而无憾!

他临终前留下的话

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逝世时,邓稼先62岁

邓稼先的岳父

90岁的许德珩老人

在挽幛上写下

“稼先逝世,我极悲痛”

是啊,何其悲痛 

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他是后世科学家永远的榜样

杨振宁在悼文中写道: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

所孕育出来的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这个评价虽有情感成分

但也客观真实

1985年

邓稼先住院期间

杨振宁回国探望

曾问起原子弹和氢弹

的研制获得多少奖金

邓稼先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原来在1985年

国家颁发原子弹特等奖时

总数是1万元

九院决定平均分配

由于参与研发的人数太多

院里垫上了十几万元后

才按照10元、5元、3元这三个等级发下去 

邓稼先去世后

他主要参与的四个项目:

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

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

第二代氢弹装置的突破

核武器的重大突破

被追授国家科技成果特等奖

奖金各1000元

邓稼先的家属把这些奖金

悉数捐给了九院设立的科技奖励基金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743.jpg

邓稼先和夫人许鹿希合影


1996年7月29日

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的这一天

中国进行了第45次

核试验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核试验

当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

郑重宣布:中国暂停核试验

 原子弹、氢弹

这两个“大炮仗”,意义非凡

一是打破了美苏核垄断、核讹诈

二是打碎了

“离开苏联中国造不出原子弹”的国际嘲讽

三是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四是培养了一大批核专家、材料专家

这是“争气弹”!

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曾说

自己的偶像是邓稼先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

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

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

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2009年

邓稼先被评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99年

邓稼先被追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逝世后

杨振宁写了一篇纪念文章《邓稼先》

饱含感情地写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1996年

邓稼先曾经的同事

——于敏、胡仁宇等

著名科学家联名

以《十年,我们深刻怀念》为题

在《光明日报》著文

充满深情地回忆:

“每当我们在既定的目标下

越过核大国布下的障碍

夺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时

无不从心底钦佩稼先的卓越远见”

微信图片_20210713105749.jpg

身患重病的邓稼先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

邓稼先留给后人的

除了戈壁滩上的身影

还有他以身许国的精神

正如他自己说的:

“我对自己的选择,终生无悔

假如生命终结之后能够再生

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责任编辑:郭笑鸽 李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对自己的选择,终生无悔 假如生命终结之后能够再生 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