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中学,为青年大学生系好未来生活的第一粒扣子--走访新生寝室

2021-01-18 19:24:5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青年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新生阶段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存疑存惑是共性的问题,帮他们系好大学生活的第一粒扣子,对其成长历程中有着特殊而又关键的作用。把握这一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在他(她)们成长的关键时间节点为其解惑、引路,是“湖北省先进党支部”——生科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在育人工作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经验。从去年开始,组织党员为主体的各方面教师适时地走进本科新生寝室,与新生们零距离的深度交流成为该支部的品牌活动。

教工二支部以“两学一做”和“两访两创”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准绳,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先后组织开展了“走近你,理解你,读懂你,我们在一起”和“新起点·新生活·新梦想,我们一起走进新时代”等一系列教师走进新生宿舍,开展与新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和访谈解惑活动。支部委员们提前谋划,认真筹备,长期保持与新生辅导员和部分学生充分沟通和紧密联系,搜集和梳理新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共性需求与困惑,以提升访谈活动的质量;他们事先设计了访谈表格,让每位老师在访谈过程中记录学生反馈的信息,以方便对活动中搜集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发现新生们存在一些共性问题:1.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很多学生对大学学习的方法还未能完全掌握,衍生了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知识消化难的感觉。2.进入新的生活环境,学生们还存在着对气候、饮食特别是新的集体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3.进入新的人生路口,学生对今后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的尚未考虑、有的不切实际,有的理不清头绪等等。支部每次较早的在全院教职工中发出倡议,吸纳各个方面的老师们积极参与活动,并将学生们的问题发给老师们,使老师们能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走访,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每次活动的倡议都能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这其中有全体在家的院领导、大部分党员教师、还有来自统一战线的老师们。既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也有学院的青年教师。

活动前,党支部的干部先向参与活动的老师们交待了交流活动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之后,大家便被早已等候的学生代表迎进了分配的寝室。“大家适应了武汉的气候吗?”、“大家发现了武汉的美食了吗?”、“刚进大学肯定会遇到些很头痛的事”……老师们先用一句句家常拉近了师生的距离。随后,老师们开始带着和蔼的笑容,幽默的语言、身边的故事、还有自己数十年的求学经历和人生阅历开始了与学生间的深度交流:楚天学者、老教授刘庆华老师以自身在科研的经历和自己侄子成才的事例来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如何看待学术事业”、“如何有效学习”等问题;支部委员覃永华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他提醒同学们要用全方位的素质准备应对未来不确定的社会需要;民盟会员夏婧老师就如何规划和适应大学生活与同学们侃侃而谈。在交流中,老师们还提醒同学们关注党的十九大形成的各项决定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勉励同学们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每次几个小时的交谈,师生们都意犹未尽,寝室里气氛仍十分热烈,楼道里不时还爆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

老师们热情地答疑、解惑和分享,将浓浓的师生情注进每一位学子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之中。让新生同学们对“大学”和生命学科有了更多、更深、更新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如何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走好自己的大学生涯和人生之路,有了更大的自信。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受益良多,通过与学生们的深度交流,对学生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对日后把教学、科研活动与育人相结合,大有裨益。老教授刘庆华老师感叹“去年的活动因为出席一个学术会议没有参加,这次借这个机会近距离的与学生倾心交谈,与他们在一起,不仅感受到青春活力,更感受到青年一代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知识的渴望,下次我还会来!”。

活动结束,支部党员感叹道,做好一个支部活动真是不容易,从策划到实施的每个步骤都锻炼和考验着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其实拓宽师生交流的渠道不仅仅是一次活动就能解决的,但我们组织的这次支部活动既可以增强老师们育人意识,又可以作为一个工作支点,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在面上展开。去年的活动中,我们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搜集是短板,今年我们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将会以微信的形式针对学生们的困惑及时进行反馈。作为我们支部在育人方面的品牌活动,我们一定将它长期坚持下去,争取越办越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青年大学生系好未来生活的第一粒扣子--走访新生寝室。与新生们零距离的深度交流成为该支部的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