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

2025-10-25 21:37:42 唐怡

为了让党员同志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粮食日的重要意义与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于10月16日中午12:25在一教413开展以“世界粮食日”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议由张祖霖同志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参加。


图片1


会议伊始,张祖霖同志带领全体党员学习了世界粮食日的核心内涵与起源脉络,详细梳理了1972年因全球气候异常、谷物抢购潮引发世界性粮食危机,进而推动联合国粮农组织关注粮食安全议题的历史背景,清晰阐述了1981年将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10月16日)确立为首届世界粮食日的关键历程。她着重解读了2025年全球活动主题“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的深层意义,强调该主题既倡导饮食文化多样性,更呼吁全球携手应对粮食安全挑战、共建可持续的粮食体系。张祖霖同志又以详实数据呈现全球粮食供需格局,深入分析了极端气候频发、国际粮价波动加剧、耕地与水资源约束趋紧等多重挑战,同时聚焦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显著成就——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474.4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标准线,让全体党员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对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重要意义。


图片2


随后,会议聚焦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探索与卓越成果。张祖霖同志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定力攻关杂交水稻技术、助力中国及马达加斯加粮食增产的故事,以及“时代楷模”徐淙祥扎根田间、科技兴农的先进事迹,还介绍了我国东北“吨粮田”革命、永昌县小麦全膜穴播技术、惠安盐碱地“海水稻”种植等农业科技成果,让党员们深刻感受农业科技创新与劳动者坚守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图片3


紧接着,陈潇松同志分享到:“今年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全球仍有超8亿人仍受饥饿威胁的严峻现实,与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成就形成鲜明对照。这份‘仓廪实’的底气,离不开袁隆平、徐淙祥等科研工作者与农民群体的坚守付出。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更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把‘光盘行动’从口号转化为每餐必践行的自觉,以小行动守护大国粮仓。”林依婷同志感慨到:“通过此次学习,我真切感受到粮食安全背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深刻内涵。作为学生党员,不仅要在日常践行‘光盘行动’,更要发挥先锋作用,带动班级同学开展‘节粮小课堂’活动。比如通过团日活动分享粮食生产故事、计算食材损耗成本等形式,让更多人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用身边小事传递节粮理念,让节约粮食成为校园里的新风尚。”潘鑫同志谈到:“过去对粮食浪费的认知仅停留在‘餐桌剩饭’,通过此次学习才深刻意识到,粮食从田间种植到餐桌消费的每个环节,损耗累加都可能影响千万人的温饱。‘节约减损就是增产’不是一句空话,今后我会精准规划点餐量、用心利用剩余食材,同时主动向家人朋友普及节粮知识,既做粮食安全政策的宣传员,更做节约行动的坚定践行者。”王思琪同志表示:“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党员,我们的专业看似与粮食生产关联不大,但学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案例后深受启发。未来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更主动关注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需求,比如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农村仓储设施加固、灌溉系统优化等相关思考,用专业能力为提升粮食生产保障水平贡献力量,让党员的责任担当体现在专业赋能农业发展的实践中。


图片4.1png

图片4.2png

图片4.3png

图片4.4png


会议最后,支部书记成曼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强调,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维系着国家稳定与民族复兴的根基。全体党员同志要从此次学习中汲取力量,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意识与责任担当,既要做粮食安全政策的坚定拥护者、积极宣传员,更要做节约粮食行动的自觉践行者、主动推动者。强化责任意识,把节粮护粮理念融入日常,以实际行动响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号召,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党员力量。


图片5


责任编辑:郭清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了让党员同志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粮食日的重要意义与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支部开展以“世界粮食日”为主题的组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