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聆听报告后我感悟颇多,尤其是报告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当前青年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点亮灯塔。党的二十大报告无疑可以为引领广大青年施展才干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从而更好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过去10年间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取得的成就令人感慨和惊叹。这10年间,我也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一名法学研究生,心智与思想都更加成熟,法学专业更是将带自己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更加明白了建设现代化的法治国家有多重要。如今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愿今后能够用我所学,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法律的尊严,为深入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有幸参加过重庆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活动,参与到普法建设与法律援助进程中,在此之中深感法治的重要性。不仅是学校中,整个社会都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一名法学研究生,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更好更有效引领全社会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研究生期间这次法律援助的经历无疑是法治宣传的一次实践落地,从中,我不仅感受到社会法治理念相比十年前有很大提升,更明白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与法律知识的缺乏之间的矛盾,今后的社会必然将迈向法治化、现代化,而这意味着更多法学人才将会被需要,无论是法官、检察官抑或律师,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认识到法律职业的不可替代,这大大提高了我的职业认同感。今后我将发挥作为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向同学、基层群众讲法、讲党的故事,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当代青年好风范。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话语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回望新时代的十年,是砥砺初心使命的十年,是真抓实干的十年,亦是勇于自我革命的十年。然而当今社会中道德感缺失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道德建设与公民素养提升亦不应被忽视,社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提升道德素养,一个文明缺乏与思想贫瘠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富足,物质与精神的富足同样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意味着不应忽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历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道德建设素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建设,注重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关怀,在法律中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关注与保护,注重教育与预防,保护国家的未来。
之前在学院的组织下,聆听了法学院优秀校友、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梅玫师姐结合检察工作实践讲述二十大精神的讲座,梅玫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15年,通过帮教矫治让144名孩子走向新生,通过宣讲法治在10多万学生心里播撒法治的种子。她牵头创立的“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先后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巾帼文明岗”等,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宣传报道300余次,得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综治委、共青团中央等充分肯定。看到学院校友,亦是法学前辈的优秀事迹,我不禁心生感动,未成年人保护从来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千千万万的未成年保护工作者不断投入时间与精力,这些无私奉献的人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有一盏理想明灯在前方指引,树立理想固然容易,但为此坚持甚至不断追求却需要千言万语都道不明的行为,这些为了未成年人保护奔走的人们值得被社会铭记,这个社会也需要更多这样的法律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10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如何接下新时代接力棒,完成这个时代的时代使命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人民公仆的鲜明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十年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将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结合起来,我们必将大有可为。
(韩玥:重庆大学法学院本科第三党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