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十二支部参加三校研究生联合宣讲学理论活动

2022-01-26 22:46:38 徐祥荐

2022年1月5日,新年伊始,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校联合,组织2000余名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同时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开启2022年新征途。全国“百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单位、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生第十二党支部副书记、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桂花参加会议并进行宣讲,以《聚焦“四个面向”,奉献制造强国》为题,以支部成果为例,号召广大研究生以“四个面向”为指导,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力争为制造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1.jpg

2.jpg

当天下午,重庆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研究生党团员骨干在研究生院420会议室开展学习宣讲会。

3.1.jpg

3.jpg

会上,尹桂花同志在学习宣讲中分享了支部的具体举措:一是面向科技前沿,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就在上个月,本支部陈锐教授课题组在软体机器人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快速、连续及转向跳跃的无腿软体机器人,为非结构化环境下软体机器人的灵活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方式和设计方法,为电液驱动技术在软体机器人上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该项论文的发表,体现了我国机器人领域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科技创新献上宝贵成果。

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王时龙教授课题组历届党员,勤于科研、刻苦攻关,前后历经10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装备,攻克“复杂修形齿轮滚磨一体化加工”关键技术,应用于我国航母、大型驱逐舰等90%以上的水面舰艇齿轮加工技术中,同时迫使国外同类型机床降价30%以上,产品出口日本、韩国、英国,获得国家机床行业最高奖——春燕奖,课题相关成果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十年一剑”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贡献坚实战果。

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育科技战斗力量。支部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灵活设置“红岩堡垒”党小组,开展强辐射性下设备的结构、动力、材料、控制等研究,攻克六大难关,成功研制国内首台核燃料模拟组件剪切机科研样机系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燃料后处理装备,实现核燃料后处理工艺试验运行,将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让科技创新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支部黄忠全教授课题组以科技造福人民为初心,以攻克医疗领域科技难题为动力,潜心研究,以高精密机械传动、电机驱动、检测与控制技术为核心,围绕人类健康和国家医疗器械重大需求,研制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医疗器械及设备,成功开发了大型医疗影像装备数字化高频X线机、智能脉诊仪,目前与三军医大、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达成合作,致力于医疗卫生领域基础问题与关键问题的科研攻关,让科技创新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从传统齿轮加工技术的提高,到智能化的机器人、医疗设备的研发,再到核燃料处理设备的研制,展现了支部将党小组建立在科研小组上,“依托党建促科研”战略优势;体现了支部党员同志带头冲锋、刻苦钻研的奉献精神;鼓舞着现在及未来的党员们,切实增强自身才干,献身祖国发展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生十二支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四个面向”,传承红岩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引导研究生党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制造强国接班人。

本次宣讲通过校际协同、宣讲联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一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强壮精神素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时代青年群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筑牢信仰之基,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展望时代新征程,勇做潮流奋楫者!


责任编辑:王四宝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2年1月5日,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校联合,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同时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