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生十二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2-03-30 11:39:34 徐祥荐

2022年03月24日,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生十二支部于学院7516会议室召开了以“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重要讲话精神。

1.jpg

学习活动上,支部副书记尹桂花同志首先带领支部成员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研读:2021年9月1日上午,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2.jpg

支部成员充分研读讨论:在中国奋进的光辉历程中,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要有大格局,高境界,新追求,主动迎接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挑战新的事物、新的问题,孜孜不倦地攀登事业新的高度、新的境界,要把激情岁月抛洒在祖国的江河之上,不忘初心使命,永怀赤子之心、永葆奋斗激情,奋力建设国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做不负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争做新时代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3.jpg

为加强此次党日活动的学习效果,支部同志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同时对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故事进行了学习探讨,尹桂花同志为大家播放了中国航天故事的视频:《一个人,何止一个人!!!》。讲述了国人记忆里最难忘的飞天英雄杨利伟,从普通人到中国航天第一人的经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遥不可及到实现飞上太空这个沉睡千年的梦,少不了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看到了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殊不知离不开背后多少默默为实现飞天梦奉献着青春的一个又一个人。正是有他们奉献自我、奋斗自我的精神,才有我们一步步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jpg

学习接近尾声,支部同志对此次党日活动的学习体会进行了分享交流:

刘力夫同志分享说:刚看到视频时候,本以为是讲述杨利伟的事迹,到后来才看到了他们背后的老一辈航天人的默默奉献。整个航天事业背后有着无数的无名英雄,载人航天精神里面有一句“特别能奉献”,代表了老一辈航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为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奉献青春年华。

刘道会同志分享说:中国航天奇迹背后,是中国航天人的一代代接力奋斗、艰苦创业、奋力攻关。每一位飞天英雄都值得致敬,但每一位为了英雄飞天而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也值得致敬,其故事背后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王慧港同志分享说:未来的我们可能去往各行各业,但道理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不飞向太空,明天我们的子孙可能就将失去飞向太空的机会,也就会面临“卡脖子”的情况,所以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如同海浪一样,一代又一代奋勇不息的奔向星辰大海。

5.jpg

活动最后,支部书记王四宝同志结合自身感悟,对此次学习进行了总结分享:看到这个视频,我想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给毕业生的寄语:“志气源于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贡献;骨气源于文化自信和奋斗成果,没有自信的人没有骨气,软骨头挺不起民族脊梁;有能力、有贡献、有作为的人才有底气。”当杨利伟承托起中国载人航天的飞天梦时,他已成为被赋予了使命的载体,五年半的时间,为了祖国的航天梦默默的努力,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坚决完成任务。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也当学习这种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在责任到来时挺身而出、勇担大任。

责任编辑:王四宝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机械学院研究生十二支部于学院516会议室召开了以“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