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祁小东:青春之路无悔,榜样伴我前行 ——寻踪爱国实
2020-09-07 17:27:13
林晨星
字号【
大
中
小
】
车辆工程学院2019级汽车营销专业
现任学生会主席
辩论赛三等奖
新声新生演讲赛优秀奖
在校期间荣获青爱微课堂院级一等奖
心理成长微课校级三等奖
人生充满了挑战,有失败也会有成功。有句话说的好失败乃成功之母,生活中在哪里跌倒就应该在哪里站起来,即使一直失败,也将 会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只要坚持心中所想,就会等来光明。
我是来自2019级汽营302班的祁小东,现任车辆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我很喜欢卢作孚先生的一句话:“忠实的做事,诚恳的对人。”怀着对卢作孚先生的憧憬之情,在暑期我去探访了卢作孚纪念馆以及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追寻卢作孚的脚步,感受上个世纪成功的实业家的精神。
卢作孚
卢作孚先生像(1893
年
4
月
14
日
-1952
年
2
月
8
日
)
,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爱国
实业家
、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民生轮船公司(
现民生集团的前身
)
的创办者,
民生公司
到
1949
年,拥有
148
艘江海轮船,投资
60
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他青年时便提出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自学成材后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获得成功。有《卢作孚集》传世,是重庆人乃至中国人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最有价值的心智
和实践的结晶之一。
卢作孚纪念馆位于北碚区朝阳街道文星湾一巷1-33号,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呈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馆内以图片、文字、实物、影像展陈为手段,集中展现了卢作孚先生兴办教育、创办实业、抗日救国、启迪民智,推行乡村建设实验,为了救国强国之路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怀。
创建背景
1923年,嘉陵江三峡匪患猖獗,
文昌宫内设立江巴璧合特组峡防团务局。据原北碚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朱菲范介绍:
1927
年,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在此出任峡防局局长,他在剿匪同时,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成就斐然。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北碚作为国民党的迁建地,数千社会名流、文化名人、科教专家聚集于此共同抗日,北碚遂成为
20
世纪联合国地图上,与北京、上海齐名的中国文化重镇。
峡防局一直是北碚行政中心,卢作孚、卢子英兄弟有关乡村建设的大部分决策都在此制定实施。
第一次听见卢作孚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把他当成大军阀吴佩孚,他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物,年轻人可能不了解他,但他在民国可是名动一时的风云人物,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民生公司创始人,被誉为“中国船王”。毛泽东说他是中国实业界四个“不可忘记”的人之一。
周恩来
评价到:“卢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党和政府方将畀以重任,以展其才可惜竟遽尔辞世。
”
1940年,一个名为敦刻尔克的港口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德国军队将四十万英法联军追到这个居民仅仅万人的小镇,而敦刻尔克就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在大批船员的营救下,一周时间,撤退了三十三万人。
这次撤退保留了大量有经验的老兵,保存了继续战争的有生力量,这些都为二战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时任民生公司总经理的卢作孚到达宜昌,组织民生公司船队,参加抗战救援。
有关资料显示,到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
1939年元旦,卢作孚获得了国民政府颁发的一等一级奖章。
这次撤退,保存了中国的工业体系,如果没有卢作孚,抗战的走向未曾可知。
宜昌撤退,在中外历史上实属第一例,完全由民间人士主导的撤退。
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爱国实业家
卢作孚
于1930年9月创建的中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从事于科学之探讨,以开发宝藏,富裕民生”为目的。
院址最初设在北碚火焰山东岳庙,1934年迁建北碚文星湾。其下设理化、地质、生物、农林4个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兼善学校。"中国西部科学院有理化研究所,目前正以分析燃料为主要工作,欲帮助四川解决燃料问题;有生物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目前正以调查、采集整理为重要工作,欲帮助四川解决一切自然开发问题;有农林研究所,目前正作造林和改良农作的试验,欲解决当前社会急切需要的粮食和木材问题"。中国西部科学院立足四川及西南地区,调查矿产及地质状况,探明矿藏储量,考察川西独特的风土民情及民族习俗,采集川西南、西北地区动植物标本,培育、改良、引进果木蔬畜,以研究实用科学,促进文化生产事业为宗旨,把科研成果与社会和民众的利益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建设服务,促进了四川及西南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长足进步。
1930年成立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西部地区建立的最早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民国时期成立的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家民办科研单位之一。1928年建立嘉陵江科学馆的设想,是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建的起点。其后,经过卢作孚等人的不懈努力,组织科学调查和采集,拟定科学院计划大纲,建立“中国西部科学院筹备处”,使得中国西部科学院终于建立并逐步完善。
1930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和1943年继之而起的中国西部博物馆,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影响巨大,开创了以科学启民智、用知识促发展、实施现代化西部实践的先河。尊重历史,在继承中求发展,制定旧址保护和发展规划。在强化本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同时,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历史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恢复原有景观布局,保持原有建筑格局,重现古朴素雅的历史风貌,分步实施馆史陈列和园区建设计划,在搞好自然馆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北碚地区的区位优势,利用良好外部环境,保护性发展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历史文化遗存。
中国西部科学院云集了一批
高水准、具有现代科学知识与理念的中外学者。生物所进行昆虫研究的是采集专员德国人傅德利。担任各研究所主任或研究员的有法、美、德等国留学生、学士、博士,有来自中央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的理学士、工学士等。农林所两任主任,一个是留法生物学士刘振书、一个是旅美留学生刘雨若,生物所主任是德国佛来堡大学理学博士王希成,博物馆主任黄子裳修业巴黎大学。地质所主任、研究员常隆庆,理化所主任、研究员李乐元,动物所主任、研究员施白南等都是本学科的佼佼者,而且,在整个研究生涯中,贡献卓著。生物所植物部主任、研究员俞德浚,1947年至1950年任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及皇家邱植物园研究员。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植物园主任,北京植物园首任主任、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合著《中国植物志》(蔷薇科)三卷、《华北之梨》、《华北习见观赏植物》(二卷)、著有《中国果树分类学》、主编《中国植物志》36、37、38卷。为我国著名园艺学家、植物分类学家、植物园专家。
责任编辑:林晨星
人生充满了挑战,有失败也会有成功。有句话说的好失败乃成功之母,生活中在哪里跌倒就应该在哪里站起来,即使一直失败,也将 会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