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育匠人 ——平凡岗位上的党员教师杨金博士侧记
在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他扎根教学科研一线,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他将个人成长融入支部建设,在“双带头人”支部的引领下勇攀高峰。他就是工学博士、党员教师杨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工程训练中心党支部的骨干党员,杨金始终以“七个有力”支部建设要求为指引,将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作为新教师,他主动参与支部“党员先锋岗”创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任务中勇挑重担,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获授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项,获重庆市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师工程创客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以研发和教学成果直接服务“交通强国”战略需求,为推动交通领域贡献智慧力量。
在党支部组织的“党建+科创”主题党日活动中,杨金经常与党员同事共同探讨“如何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并将这种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他指导学生团队参与“重庆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在“太阳能新能源小车”赛项中融入“科技强国”思政元素,带领学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厚植家国情怀。
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核心授课教师,杨金积极响应党支部关于“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号召,依托《金属加工工艺实习》等实践课程,构建“劳动技能培养+工匠精神培育”双育人体系。他将“两路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红色基因融入教学案例,在指导学生进行零件加工时,不仅传授精准的操作技艺,更通过讲述中国交通建设者攻坚克难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职业操守。
在支部牵头的“交通+”项目制教学改革中,杨金负责“无人快艇”课程开发。他带领学生团队结合长江航运智能化需求,在船体设计中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责任教育,让实践课堂成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时代新人的生动阵地。近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团队在多项市赛及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党支部重点培养的青年骨干教师,杨金受益于支部“双带头人”传帮带机制,在教学方法创新、科研方向规划等方面都受到了精准指导。他先后参与支部组织的“骨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班”“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将党建学习中激发的创新思维转化为教学改革动力。
从科研尖兵到育人先锋,杨金的成长轨迹正是工程训练中心党支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在这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里,像他这样的党员教师还有很多——他们扎根平凡岗位,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用匠心匠行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