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 共育行业英才
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精准对接行业人才需求,开拓优质就业岗位,重庆科技大学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冶金与资源循环教工党支部党员高逸锋率队一行5人,于2025年5月9日至5月10日,先后走访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汕头)再生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和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再生资源技术与就业基地双赋能
作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骨干企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汕头)再生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火法冶金技术,构建了覆盖电子废弃物拆解、贵金属提取、无害化处置的全产业链,其“废旧电路板多金属协同回收工艺”填补了行业空白。随着工艺技术逐步成熟以及全国推广的企业发展需求,企业未来3年将新增“冶金工艺工程师”、“再生资源工程师”、“余热余能利用工程师”等岗位40余个。
在公司总经理黄文陪同下,高逸锋一行实地考察了电子废弃物预处理车间、富氧顶吹熔炼系统及尾气净化装置,现场观摩了毕业生潜在就业岗位的工作场景。黄文表示:“我们不仅需要研发型人才,更缺熟悉冶金工艺和再生资源回收的一线技术员,希望与高校共建长效就业合作机制。”对此,高逸锋表示,学院在冶金过程强化、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扎实研究基础,双方可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等方面形成合力。
现场举行的“重庆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授牌仪式将交流推向高潮。该基地将重点面向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涵盖电子废弃物分选、熔炼工艺控制、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环保监测等环节的实习岗位,助力学生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工程实践的能力跨越。
2
福建三宝钢铁:绿色冶金与岗位需求双对接
作为福建省重点骨干企业,三宝钢铁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为核心战略,其高强耐腐蚀特种钢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在余热余气高效利用、超低排放改造等领域成果显著。
座谈会上,高逸锋详细介绍了重庆科技大学“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以及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冶金工程、能源动力等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重点推介了2025届毕业生专业结构和就业意向。三宝钢铁人力资源部经理林仁福回应称:“企业正处于智能化改造升级关键期,未来三年计划新增冶金工艺工程师、能源管理师、智能制造技术员等岗位需求超50个,急需具备绿色冶金技术和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企业需求,校企双方达成“订单式培养”意向,通过定制课程、企业导师授课、暑期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会后,学院团队深入炼铁、轧钢、余热余气发电等生产一线调研,并收集了生产工艺优化、设备自动化改造等6项技术攻关需求,为后续科研合作与就业推荐奠定基础。
校企共育: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面对冶金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趋势,重庆科技大学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以此次走访为契机,构建“产学研用+就业创业”全链条合作生态,通过“走出去”战略,精准对接行业前沿需求,构建起“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高逸锋书记在总结中强调:“面对新型工业化浪潮,高校必须主动融入产业变革。我们将以此次走访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推动科研项目从企业中来、到生产线中去,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