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临床治愈突破8848例!勠力同心攀“珠峰”,蓄能提质再出发
2025年3月2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的“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2025年管理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圆满召开。来自全国120余名肝病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梳理总结项目阶段性成果,规划未来工作方向,为消除病毒性肝炎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崔钢、李增德秘书长,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希忠教授,项目执行委员会主任、我科高志良教授,我科林炳亮主任,以及特邀嘉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红教授、我科谢冬英教授、邓洪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邬小萍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英利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林明华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红霞教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石荔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李增德秘书长主持本次会议。
乙肝临床治愈8874例
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8年,由我科高志良教授牵头发起的“珠峰项目”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始终致力于推动乙肝临床治愈的探索与实践。截至2025年2月底,“珠峰项目”累计筛选患者约42000例,入组患者约32000例,其中已实现临床治愈8874例,提前完成第二阶段治愈8848例的目标。“珠峰项目”迈出乙肝治愈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病毒控制到病毒消除的跨越,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消除病毒性肝炎领域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崔钢副理事长做开场致辞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李增德秘书长做开场致辞
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希忠教授表示,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基地引领、骨干攀峰、专家先行、重点突破”的科学策略。他强调,项目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严格标准、规范运行,不断提升治愈数;同时注重服务保障,强化协调沟通,完善管理体系,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汇聚中国专家智慧、共攀乙肝治愈高峰”,杨希忠呼吁全体参与者继续以治疗、研究、总结、提高为主线,力争年底实现治愈10000例的目标,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希忠教授大会发言
“中国方案”为全球乙肝治愈研究
提供新思路

截至2025年2月底,我科已治愈780多例,位列全国基地医院第一。项目最新数据显示,珠峰患者持续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36周以上,48周临床治愈达33.8%。高志良教授报告指出,项目通过分层治疗、延长疗程等创新策略,显著提升了疗效,为全球乙肝治愈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他还强调,未来需进一步加强长期随访研究,并提出了乙肝临床治愈亟待解决的6个关键问题,为项目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志良教授大会发言
全国400余家医院协同攻坚
探索多样化样板化实践经验

珠峰项目的成果离不开全国400余家项目医院的共同努力。会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鸿宾副主任医师、河南省人民医院靳慧鸣主治医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朱丽副主任医师分别分享了实践经验。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鸿宾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靳慧鸣主治医师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朱丽副主任医师
在“珠峰项目”推动进程中,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起的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于2023年应运而生,该项目由我科高志良教授担任执行主任委员兼学术组组长、林炳亮教授担任评审组副组长,为乙肝患者制定个性化规范化诊疗及个体化病程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慢乙肝临床治愈数。
“后珠峰”时代: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高志良教授在会上提出“后珠峰”目标:一是扩大“珠峰项目”临床治愈成果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让更多乙肝患者获得治愈机会;二是推动乙肝临床治愈专家共识与指南更新,进一步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三是探索新型抗病毒药物(如siRNA疗法等)的临床试验,为乙肝治愈研究开辟新路径。他表示:“珠峰项目不仅是一次医学突破,更是一场理念革新。我们期待更多力量加入,共同迈向‘没有乙肝的未来’。”

珠峰项目的成功实践,是消除乙肝的最佳切入点,彰显了我国肝病专家在病毒性肝炎诊疗领域的决心与担当。未来,项目将继续以患者健康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为全球肝炎防治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和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