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新力 联合共谋促发展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职工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大食物观理念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面向产业需求,持续深化企业主导的高校技术创新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0月24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职工党支部联合动物学研究生第一、二、三党支部,在教职工党支部纪检委员张勇教授和左洪亮副教授、李浩洋副教授、王晟副教授(三人均为负责指导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工作的青年教师辅导员)的带领下赴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开展“鼎鳜优良品种培育与推广”的专题培训和联农带农技术指导。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梁坤,副总经理陆君,广州市中心沟水产养殖发展有限公司陈康智总经理等企业领导参加活动。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职工党支部和研究生第一、二、三党支部,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建联建活动合影
首先,参会同志在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陆君副总经理带领参观了公司展厅,深入了解了南沙渔业产业发展情况;就南沙渔业产业园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引进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新品种和良种培育技术应用,鳜鱼苗种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参观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展厅
接着,参会同志参观了广州市中心沟水产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的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该技术摒弃了传统的大排大灌用水方式,通过高效增氧推水装置,集成多种工艺技术,实现了池塘的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即“推水养殖”,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大家积极探讨了鳜鱼进行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的可行性。

在广州市中心沟水产养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
随后,动物学教职工党支部纪检委员张勇教授作为广州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了“鼎鳜优良品种培育与推广”专题培训,详细讲解了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引进的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新品种、全雌育种技术,并介绍了在南沙开展构建耐盐、速生育种群体,培育适应一定盐度、存活率高、生长快的鳜鱼养殖新品系的工作。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水生副教授进行了“翘嘴鳜‘鼎鳜3号’新品种培育”专题培训,详细介绍了翘嘴鳜“鼎鳜3号”的品种特性、育种过程,以及其对人工饲料的适应能力和养殖效果。

张勇教授做“鼎鳜优良品种培育与推广”专题培训

李水生副教授做“翘嘴鳜鼎鳜3号新品种培育”专题培训
最后,双方就鳜鱼优良品种培育和养殖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及成效进行了沟通交流,并探讨了下一步的研发思路和技术难点攻关策略。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梁坤表示,感谢中山大学提供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希望依托于园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合作方式和路径,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学生来园区开展实验、工作;双方共同推进南沙优良水产品种的深入研究和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推动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

张勇教授就产业问题进行解答
党支部将继续以政治建设为根本,“双带头人”引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两项拳头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深入推动“一融双高”建设,面向产业需求,加强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以科技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