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大学子三下乡:逸仙风骨铭于心,医工融合敏于行

2022-09-21 22:49:12

为铭记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成就和奉献,跨学科深刻体会医疗发展的艰难历史,牢记青年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7月27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百校百号乡村行”实践团10名成员来到了孙逸仙纪念医院,在老师与马雪霞护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活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西医院,见证了中国西医的整个发展史,拯救了无数患者的性命,也培养出如孙中山、黄宽、张竹君等一大批名人志士。从一个小小的眼科医局,到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教学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正不断继承和谱写着新时代的医学篇章。

dfadfe.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院史馆内参观

到达纪念医院后,实践团成员首先会见了老师、院史馆主任和泌尿外科青年文明号手们,紧接着在主任的带领下共同参观了院史馆。参观过程中,主任首先详细介绍了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历史。在她的讲述中,参观者们仿佛穿越时间回到了1835年,看到伯驾带着当时的西方医学技术来到中国,创办了这家小小的眼科医局,西医的种子在这里扎根,发芽。看着展板上不断延伸的分支,指向了大大小小的医院、医学院,西医在中国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接着,实践团成员观看了讲述眼科医局的格局与看病流程的3D数字影片。在当时封建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秉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连头发都不能剪去,更别说在身体上动刀了。眼科医局的当时的医疗手段,就是在用人们的健康和封建思想作斗争。主任还带领实践团成员一齐观看了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画像。巨大的肿瘤块触目惊心,实践团成员们不禁后怕:如果当时没有引进西医技术,这样的疾病在当时只能是死路一条。

继续向前,映入眼帘的是原博济医院的石柱,最上方的“博”字已经在抗战时期毁去。主任说,当时的博济医院已经沦陷,变成日军的根据地。谁又能想到这个小小的医院居然扛过了战火硝烟,在三个世纪里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现在的三甲医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西医在中国的进驻是历史的必然,医院沦陷了,还会有医师,医书留下来,在和平年代继续生根发芽。 实践团的成员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当学习这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精神,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抵御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dfadfe.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博济医院原石柱

接着,主任介绍了博济医院在中国医学史上创下的许许多多的“第一”。中国第一例眼科手术,第一例耳廊再造术,第一例体外肿瘤切除术;第一例膀胱取石术;第一例截肢手术……期间让实践团成员印象最深的是主任所讲的一例妇科手术案例:因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剖腹产手术,一位难产妇人临盆八日,产婆束手无策,最终导致母子双双抢救无效死亡。这个案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在只能借助产婆接生的年代,妇产科手术普及的重要性。在新技术的引入上,中国的第一张X光片大大方便了内科诊断;在世界上首先使用乙醚氯仿麻醉术,将手术痛苦降至最低;中国最早的手术《协议书》体现了患者对医生的绝对信任,“把生命全权交给医生”;开创了中国女子学医之先河,令许多原本与学业无缘的妇女毕业,走向了新的人生,也将医学生的生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数个“第一” 在这里被创下,无数本被判定为死刑的患者结借助西医技术绝处逢生。讲到这儿,实践团成员无不感谢那些勇于打破旧习,抵抗封建思潮,吸收外来优秀技术的能人志士,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医疗技术发达的中国。是一代又一代的西医学子携手为我们筑起一座高墙,将病痛带离人间。

dfadfe.jpg

图为参观成员与孙逸仙博士纪念碑的合影

高高的纪念碑矗立在医院广场中央,“孙逸仙博士”五个金色的大字璀璨夺目。参观结束后,秉承着医工融合的理念,实践团成员们与泌尿外科的青年文明号手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又一次深刻体会到学医之路艰辛无比,并一同与纪念碑合影留念。马雪霞护士长告诉我们,学医意味着将苦累留给自己,将健康送给别人。医者父母心,医生们不愧为生命的守护天使。


责任编辑:于浩,卢俊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百校百号乡村行”实践团10名成员来到了孙逸仙纪念医院,在老师与马雪霞护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