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号召,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党支部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于2025年3月22日8:00-11:30在鸥涌村和黎滘村开展了“雷锋精神暖心间,情系老人从心绽”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由党员同志带头,组织支部成员深入社区,为黎滘村和鸥涌村的老人提供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并聚焦慰问探访优抚对象和老党员,旨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聆听先辈故事,汲取红色力量,践行党的初心与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本次活动分为四项流程:
一、活动前集合动员
二、领取物资
三、以小组为单位探访
四、主题党日活动座谈会
一、活动前集合动员
本次党日活动外出同志实行分组管理。第一、二、三组的同志前往鸥涌村进行探访,带队老师为许搪紫老师和冒娟老师,而第四、五、六组同志前往黎滘村进行探访,带队老师为魏涛老师。党支部的同志们均按时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定位置集合。随后,由陈湘纯同志介绍了此次探访沟通的主要方向,强调了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接着,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全体外出人员于广州新华学院西门进行大合照,借此预祝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图1:活动前集合动员并进行大合照
二、领取物资
各组的组长带领着组员们到达各自的目的地后,鸥涌村和黎滘村的社区工作者组织了各位同志进行签到并领取大米、酱油、食用油等物资。物资领取完毕后,由社区工作者带领着各小组出发进行探访。
图2:负责鸥涌村的同志领取物资
图3:负责黎滘村的同志领取物资
三、以小组为单位探访
领取完物资后,社工带领着每个小组前往相应的老人家里进行探访。
在第一小组的探访活动中,陈颖诗同志反馈到,虽然分派给她们组的几位探访对象的家庭条件各不相同,但是相同的是,探访对象们都乐观豁达,对生活有盼头。
其中令陈颖诗同志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他家里挂着毛主席的肖像,聊起他的过往时,他乐呵呵的说他现在没有牙齿了,且以前很爱去广州听粤曲。他热情地打开钱包向大家展示那张有点泛黄但是保存完好的剧院的会员卡,恍惚间,陈颖诗同志感觉能透过卡片看到他的过往。
她惊叹于这位老人的生命力,同时更触动她的是老人对党的情感。他说以前爱国人士会把赚来的钱给共产党买枪买炮;他说现在国家更强大了,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欺负;他说中国共产党真是伟大。动情之时,他眼睛里泛起泪花,滚滚的热泪里蕴含的那是一位老党员对党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图4:老党员展示剧院的会员卡
在第二小组的探访活动中,温怡馨同志反馈到,去入户探访时,韦伯伯家中摆着这样的一个纪念章。在那场聊天中,虽然言语不通,但当看到刚退伍的新兵与上过战场的老兵,决心入党的新青年与在党几十年的老党员,共处一屋,融洽地交谈时,刹那间她转头,看到了红金红金的“50年”这枚勋章,想感慨,想惊叹,有信仰真好,有党真好,新中国真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青年虽不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战场。唯一不变的是老一辈们薪火相传的精神,我们应该走好这一辈的长征路,不负自己,不负国家。
图5:韦伯伯光荣在党57年的纪念册
在第三小组的探访活动中,李湘怡同志反馈到,她能感受到整个社区的治理都是非常井然有序的,比如说地面卫生,水质和空气质量,摊位商贩的素质,社区服务中心的分布等,这些都让人感受到整个社区在治理上的用心。尤其是在社工和当地居民的交谈可以看出,社区对老人的探访绝不是表面功夫,社工们对每户老人的家里情况都是非常了解的,并且她了解到社工经常来对老人们嘘寒问暖,这让她明白,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它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在为他人带来便利的每一个行动里。
并且,她诚挚地祝福鸥涌村居民能够幸福美满地生活下去,也希望鸥涌村社区的工作者们工作顺利。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她也将继续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定期参与关爱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送去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图6:第三组同志探访胡伯伯的照片
在第四小组的探访活动中,李乐欣同志在组内承担了粤语沟通的任务。在与老人的交流中,他们深入了解了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特别在拜访一位96岁高龄的老党员时,第四组的同志们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党的深情厚谊,尽管年事已高,这位老党员依然精神矍铄,他向同志们分享了自己过往的经历,从他的言谈之中,可以感受出老党员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这次的访谈经历让李乐欣同志深刻认识到,尊重与关爱老人是社会的重要责任,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同志们不仅了解了老党员的生活状态和需求,还学到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激励了青年一代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传承和发扬老一辈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7:第四组同志进行探访
在第五小组的探访活动中,凌依娜同志反馈到,在探访的过程中,她在一次次被邀请进屋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与淳朴,在与聋哑老人及其家人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老人自身的坚强与见到同志们时的激动,在与残疾老人的家属交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照顾他人的不易,在与贫困家庭的老人交流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党和国家的相关帮扶政策存在的意义与作用。
雷锋精神暖心间,情系老人从心绽。将物资交到老人手上的过程中,她领悟到了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雷锋精神,这让她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她积极参与更多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坚定不移地向党组织靠拢。
图8:第五组同志进行探访
在第六小组的探访活动中,曹孔燕同志反馈到,踏入老人家中,看到他们那孤独却又满含期待的眼神,她的内心五味杂陈。与老人们聊天时,她深刻感受到他们对陪伴的渴望。一位老人紧紧握着曹孔燕同志的手,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言语间满是对岁月的回忆和对亲情的思念 。那一刻,她明白我们的到来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在交流中,同志们听老人诉说生活中的点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让他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从他们的经历中,曹孔燕同志学到了坚韧与乐观,尽管生活有诸多不易,老人们依然积极面对。
这次党日活动虽已结束,但关爱孤寡老人的行动不应停止。她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在今后更加关注他们的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更多孤寡老人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把爱与温暖传递得更远。
图9:第六组同志进行探访
对于我们千禧年后一代而言也许对时代发展中生活的变迁并没有很大的感触,而对于老一辈的人而言,他们亲身感受、亲眼见证了高楼拔地而起,从步步难到路路通,时代发展的洪流带来了经济腾飞的春风但也带走了他们的岁月,我们一代享受着父辈奠定的基业有时却忘了放慢脚步等一等,等一等曾经为我们创造安稳和平环境的英雄,等一等曾经为我们铺路修路的普通平凡的劳动者。
四、主题党日活动座谈会
党日外出活动结束后,为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深入交流活动感悟,持续推进支部建设,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于2025年3月26日17:20-18:20在格物楼④409室召开了此次“雷锋精神暖心间,情系老人从心绽”主题党日活动的专题座谈会。座谈会是让参与的同志们深化对活动内容理解,还能交流经验,相互分享活动体验;二是收集反馈与改进。支部借此直接获取参与者对活动的评价、意见,用于评估活动效果,总结经验,以便未来改进优化;三是激发思考与创新。捕捉新需求,推动持续创新发展。本次会议由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许搪紫书记主持,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有此次党日活动的全体外出人员。
在此次座谈会中,江晓明同志反馈到,对于老人来说,社会福利补助流程过于繁琐,他希望可以有更多细心的组织负责此类程序的对接,为老人们带去更加优质的服务,解决老人们在补贴程序中遇到的繁琐问题。
图10:江晓明同志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李湘怡同志发言道,在探访老党员胡伯伯的时候,胡伯伯在谈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时神情黯然。她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鼓励社区每年给社区老人安排一次体检,帮助老人们治疗基础病的同时排查其他损害身体的基础病。同时,她倡议更多的青年一代能站出来鼓励自己的家人或者更多的老人进行体检,消除老人们的焦虑,为老人们带去好心情。
图11:李湘怡同志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陆美颐同志发言到,她鼓励青年一代帮助群众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群众做实事。在此次的党日活动中,她发现鸥涌村的很多户老人家里都会种植香蕉蔬菜等作物,她说到同志们可以切实地帮助这些老人家进行浇灌与采摘。她建议以后的党日活动可以询问群众的需求,再组织支部同志落实到行动中帮助广大群众。
图12:陆美颐同志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会议接近尾声,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许搪紫书记进行发言总结。她表示此类活动意义重大,人并非纯理性动物,尽管接受教育时在不断强化理性思维,但人同时充满温度与情感。与人见面交流,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就像参与这次活动前,看到老兵的名字和档案,那些文字冰冷,冲击力有限,但当与抗美援朝老兵面对面,看到其生活环境,感受到他虽年逾九旬、脚伤却精神矍铄,就会构建起鲜活的形象,产生情感链接。
同学们对于活动的感悟及思考能促使大家将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内化为自身体验的一部分。日后入党,需接触群众、服务群众,部分同学成长于城市,接触贫困对象机会少,入党动机可能多源于父母期待或社会对党员身份功能性的认知。然而,只有在真实场景中,真正触动内心,才能明确入党初心,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人,这样产生的效果远胜于被动接受安排,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至此,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的“雷锋精神暖心间,情系老人从心绽”主题党日活动圆满结束。
图13:许搪紫书记总结发言
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供稿
文稿:李湘怡
编辑:沈佳豪
初审:蔡嘉敏
复审:许搪紫
终审:李 丹
时间:2025年4月11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