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密码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

发布时间:2020-11-18 15:30:14

9月7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604会议室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校党委书记何秀超主持会议,校长王瑶琪等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场

何秀超肯定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他指出,学校历年来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始终把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何秀超书记讲话

何秀超就“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迅速掀起学习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的热潮。全校尤其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孙春兰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必修深刻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大格局,结合学校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重点。要着力推进由一到多、由量到质、由外而内的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更多机会、更好品质、更佳体验、更强力量的研究生教育。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带头学习、全面领会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研究找准贯彻落实的重点,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教管辅助等人员,要深入学、广泛学,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要结合我校财经类高校的学科特色,加大推进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二是开展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调研、大讨论。相关部门要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充分了解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发挥优势,挖掘发展潜力,补齐短板;要动员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广泛参与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习讨论,使全校上下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树立使命感,强化改革意识,突出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严格管理,在行动上形成合力。三是以一流研究生教育为抓手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学校将把研究生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培养更多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以一流研究生教育推动和支撑我校“一流学科”建设。四是明确目标、创新机制,开创我校研究生教育新局面。要破旧局、开新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保证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开创别开生面的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王瑶琪指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要以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导师队伍为抓手,不断提升导师育人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二是要着力于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学科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训练,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着力增强研究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三是要着力于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要瞄准学科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

王瑶琪校长讲话

副校长史建平作重点发言。他指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是要改革研究生选拔机制;二是要以国家需求、社会现实需要为导向设置专业;三是要增加教师的实践机会;四是要突出以项目带学生的方式;五是要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史建平副校长重点发言

副校长马海涛作重点发言。他指出,要围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财经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目标,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扎根社会能力,构建分类培养机制、导师指导机制、课程建设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国际交流机制,抢抓机遇提高质量,在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过程中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马海涛副校长重点发言

本次专题学习设置了导读环节。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张学勇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概况、我校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对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工作设想等三个方面作导读报告。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张学勇导读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围绕学习主题,结合分管工作,聚焦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分别交流了学习体会与感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暂无评论
    9月7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
    项目名称: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促基层党建质量提升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