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交织文明路 同心共筑民族魂: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2级实验班赴来宾市毕业实习调研纪实
2025年6月23日至27日,历史文化学院22级实验班师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开展“从多元一体格局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毕业实习调研。师生们通过实地走访忻城县、象州县、及金秀瑶族自治县,深入考察当地民族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实践与历史文脉保护情况。本次调研是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深刻体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中的努力与担当。
6月23日,首站抵达忻城县大夫第壮锦织锦技艺基地。身着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以嘹亮山歌相迎,讲解员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壮锦的千年发展史。基地中陈列的壮锦体现出中西文化的交流,展示了过去与现在的继承与发展,更呈现出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彰显着各民族文化的互鉴共生。
6月24日,同学们先后调研了象州县博物馆、郑小谷故居以及纳禄村明清古建筑群。象州县博物馆的展品见证了象州六千年文明的发展,馆内的石刻拓片则反映了先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智慧。来到郑小谷故居,朴素的室内环境再现了清代儒生郑献甫丈量田亩、教化乡里的家国担当。在这里,师生们还亲身体验白石米饼的制作,感受传统美食的温度。罗秀镇纳禄村保存的明清古建筑群揭示了村庄的艰辛发展历程,这个传统村落正在保护与活化利用中焕发新生。
6月25日,师生们深入大瑶山腹地,重走费孝通先生1935年的田野调查路线。来到门头屯,花蓝瑶博物馆的展品展现了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费孝通调研旧址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再现了先生当年的调研历程。六巷屯王同惠纪念亭和费孝通、王同惠在大瑶山的寓所,展现出上世纪田野调查学者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的巨大贡献。最后走访下古陈屯和滴水屯,领略坳瑶文化的深厚底蕴,见证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6月26日,师生们走进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文化考察。瑶族博物馆展出了大量瑶族文物,世界瑶族支系分布图与《评皇券牒》记录了金秀瑶族迁徙流转的足迹。来到瑶医药博物馆,馆中陈列的各类瑶医药材,展示了瑶医药的起源、发展、成就及发展前景。在六段瑶寨,师生们通过参观当地瑶族传统民居、了解瑶寨发展模式,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完美融合。
此次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的毕业实习调研,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师生们通过深入了解壮锦的技艺传承、瑶族的历史迁徙、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重走费孝通先生田野调查路线,深刻体悟了老一辈学者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的卓越贡献。此次调研展现了民族文化在保护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的时代路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范,也彰显了学院师生在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中的使命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