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丨行走的思政课: 在英雄的城市探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七月的沈阳,热情似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师党支部书记良警宇教授带领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知行田野:探寻共有精神家园”辽宁沈阳有组织科研实践团,于7月8日-9日前往沈阳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党日研学实践活动,以探寻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记忆为起点,开启了在沈阳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实践生活。
沈阳是一座红色之城,蕴含着深厚的红色记忆。这里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始地,“九一八”事件发生在这里;是东北抗日斗争的红色策源地,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早期领导中枢——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在这里;是捍卫正义与惩治战犯的庄严之地,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的法庭建设在这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着志愿军烈士的英魂。
在沈阳博物馆,《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历史贡献主题展》中展出的杨靖宇将军的羊毛大衣残片、赵一曼绝笔信等珍贵文物,将14年抗战的烽火岁月具象化,“丰碑”的历史记忆深入人心。
图1 团队在沈阳博物馆研学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在这里熠熠生辉。
图2 团队在中国工业博物馆研学
在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巨型沙盘动态演绎着城市空间布局的时空对话,工业老区和数字新区的建设体现了“共和国工业摇篮”向“数字沈阳”转型的时代脉搏。
图3 团队在沈阳城市规划展示馆研学
红色基因既是历史回响,更是未来路标。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让同学们从这座红色之城的发展脉络中深刻领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党建与学术实践融合的行走中,师生们进一步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青年作为时代新人的责任与使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