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与词作者姚筱舟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看到上面的词句,大概很多人的脑海里会立刻回荡起熟悉的旋律。这便是经典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它原是故事片《雷锋》的插曲,是在全国掀起向雷锋学习的高潮中产生的。几十年来,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荡过几代人的心扉,并于2019年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它的词作者就是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技术员姚筱舟。
姚筱舟写成的诗共3段,除了广为传唱的前两段外,后面还有4句:“母亲给我一颗心,暴风雨中一孤萍;亿万红心跟着党,乘风破浪齐跃进。”其中,把党比“母亲”的诗句,则是引用了矿工们说的话。1958年,他用“蕉萍”这个笔名,把它投寄到《陕西文艺》,很快被刊发在《诗传单》专栏内,后被春风文艺出版社编汇在《新民歌三百首》一书中。之后他回忆道,这首诗的其他部分都写得比较“顺手”,只有第二段中“鞭子”这个词,难为了他个把钟头。他的初稿是“旧社会三座大山压我身……推倒大山做主人。”但他反复斟酌,总觉得不够味,又找不到更恰当的词句替换。心烦意乱中,他随手翻阅一本小人书,偶然看到一个肥胖的地主拿着鞭子打几个长工。他灵机一动,觉得用“鞭子”来形容旧社会的残暴和苦难比“三座大山”更形象化,于是他马上提笔改成“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夺过鞭子揍敌人!”
1962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殉职。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号召下,举国掀起学雷锋高潮。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读到了雷锋摘抄的这首小诗的前两段,随即谱成曲子,并交给当时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试唱。没想到这首歌一炮打响,在全国传唱开来。
歌曲结构是三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旋律悠扬,充满深情和激情,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第二乐段体现了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悲痛凄楚,如泣如诉,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仇恨;时而壮怀激烈,字字铿锵,具有部队歌曲的音调特点,在切分音上的“揍”字加强并演唱形成高潮,表达了人民跟党闹革命的坚定决心;第三乐段再现第一乐段的主题,加深了主旋律的印象,再次强调了歌曲的中心思想“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最后结束在弱拍上,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体现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对中国共产党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唱支山歌给党听》广泛传唱的时候,曲作者朱践耳一直想了解素未谋面的歌词作者“蕉萍”是谁。1963年秋,朱践耳通过多番寻觅,终于发现“蕉萍”在陕西焦坪煤矿,于是便给该矿党委书记写信。党委书记赵炳儒也不知道蕉萍是谁,就召开大会问大家:“谁叫蕉萍?”筱舟没有吭声。他那时心里暗想,寻找“蕉萍”,谁晓得是好事还是坏事?第二天,矿党委派人把筱舟找去,赵炳儒问:“你是‘蕉萍’,有人看见过你用笔名写稿子。”筱舟一看瞒是瞒不住了,于是就诚惶诚恐地点了点头。赵炳儒笑说:“好事嘛,这有啥不敢认的!”便把朱践耳的信转到筱舟手中。于是,从1964年起,《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才正式注明词作者的真实姓名。
1997年5月9日,在姚筱舟的记忆中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晚上8点,他珍藏在心里34年的企盼定格在上海市南京路上的“上海电视广播大厦”4楼演播厅舞台上,应上海东方电视台之邀,前去参加第17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式。开幕式上,导演与主持人精心地给他安排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他在现场见到了作曲家朱践耳和已成为著名歌唱家的才旦卓玛。在雷鸣般的掌声和照相机闪光灯的包围下,他们3人忘情拥抱,紧紧地握手。一家报社记者风趣地说:“这一天是一支歌中起来的3个人共同的节日。”这支歌就是由姚筱舟作词、朱践耳谱曲、才旦卓玛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
姚筱舟老人坦言:“《唱支山歌给党听》是我的心声,是国家建设时期矿工兄弟爱党的真情表达,它凝结着几代矿区人的集体记忆。歌曲能引发全国人民如此强烈的共鸣,这应当归功于雷锋同志对歌词的修改和摘抄,也归功于朱践耳老师的谱曲以及才旦卓玛的演唱,而我,仅仅是写了一首小诗。”
参考文献
[1]袁成亮.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诞生记[J].音乐生活,2007,(09):48-49.
[2]秦庚云.红歌是怎样“炼”成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J].词刊,2021(03):54-58.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