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永流传 —歌曲《在太行山上》创作背景浅析

2021-07-30 09:52:14 黄钰善


每周经典(三)

红色经典永流传

—歌曲《在太行山上》创作背景浅析

《在太行山上》是由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抗战老歌。首次演唱于1938年7月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的歌咏大会上,一经唱出,便迅速传遍革命大后方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

640 (3).jpg

太行山,地势险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在近代曾是共产党八路军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是华北抗战的主战场,对赢得山西抗战、华北抗战乃至全国抗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桂涛声目睹了太行山王莽岭的“千山万壑”,看到控诉日本侵略者而义愤填膺的人群以及到处是争相参加八路军的热血青年,真正感受到了抗日军民才是“铜壁铁墙”。触景生情,酝酿半年多的诗篇《在太行山上》从心底迸发了出来,他随手写在香烟包装纸上。

1938年6月的一天晚上,桂涛声找到冼星海,请他为太行山区的战友们谱一支队歌。他接过桂涛声写在烟盒上的歌词,仿佛看到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身影。随即音乐灵感来了:由舒展宽广明朗向上的小调主旋律,引出战斗性的进行曲旋律,既充满青春朝气,又有豪迈精壮的气势。冼星海赶紧用笔把思路记了下来,坐在钢琴前,反复琢磨、构思,歌曲要充满朝气,使之既要充满战斗性、现实性,又要有抒情浪漫性,彰显革命浪漫主义瑰丽色彩——这是二位作者创作的灵魂所在!激情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冼星海连夜将它谱写成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曲和进行曲风格,实现了战斗性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这首二部合唱曲为复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由两个乐段构成。前段抒情宽广,小调色彩,但不乏明朗朝气。后段回声式的短句,营造出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此起彼伏,一呼百应的气势。随后转入平行大调,豪迈中融入深情,表达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第二部分为进行曲风格,铿锵有力的旋律、鲜明而富于弹性的节奏,生动地刻画了游击队员出没高山密林、誓死消灭敌人的英雄形象;乐段高音区的切分节奏果敢有力,给人以紧迫感,随着调向上推进,逐渐形成高潮;歌曲最后结束在小调上,使作品前后呼应、完整统一,不但适用于演唱,而且适用于作队列歌曲。

640 (3).jpg

《在太行山上》,就是一把以战斗的姿态插入侵略者心脏的钢刀。歌曲中的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再现了让人心潮澎湃的抗日根据地军民一致抗战的热烈场面,“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这发自内心深处的吼声又怎不振聋发聩?怎不叫侵略者心惊胆寒?每当这首雄壮的抗战歌曲响起,都会把我们带回到那血与火的难忘岁月,让我们仿佛看到包括无数太行儿女的中华各族人民武装起来,义无反顾地走向抗日战场,直至流完最后一滴血……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悠扬不失悲壮的曲调在当今依旧如灿烂星汉,熠熠生辉。2005年,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献礼巨片《太行山上》,并以此为主题曲。同年,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及山西省委宣传部联合拍摄25集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在太行山上》也成为该剧的主题歌。在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唱团深情演唱,并将其收录在专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合唱》中。

《在太行山上》表达了广大抗日军民的心声,鼓舞着广大抗日各族军民儿女英勇杀敌的信念,消灭了日本侵略者,争取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如今,虽然冼星海、桂涛声已逝世多年,但这首战斗的歌、胜利的歌却穿越了时空,源远流长、永远年轻!

[1]余玮.《在太行山上》:战歌传唱中华魂[J].党史纵览,2016(01):23-26.
[2]桂涛声,冼星海.在太行山上[J].党史文汇,2015(08):1.
[3]孟红.难忘的旋律之:《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J].党史博采(纪实),2015(05):54-57.


责任编辑:蒲一赞、吴星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音乐学院第一党支部红色经典永流传 —歌曲《在太行山上》创作背景浅析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