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本及其作品《十送红军》概况
《十送红军》是一首编创歌曲,由作曲家朱正本(1928年-2012年4月28日)根据赣南采茶戏的《长歌》曲调所改编而成,被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插曲、片尾曲。该歌曲表达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
朱正本于1949年7月参军,之后加入部队文工团。同年,随邓小平、刘伯承率领的二野部队进军大西南,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从安徽步行了8千多里到达四川,按部队里流行的说法为“小长征”。1961年,他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先后发表了歌曲300余首。
20世纪60年代, 是我国红色革命歌曲广泛盛行的时代。为了顺利创作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空政文工团的著名词作家张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亲自到江西革命老区井冈山、吉安、安福、永新等地区进行采风, 由此收集到大量的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 从而为《十送红军》歌曲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 张士燮把在井冈山收集到的诸多关于送红军的革命歌曲进行了综合整理, 由此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
谈及当年《十送红军》的创作经历,老人感慨良多,哼起歌中的调子,眼中已溢满泪花。1960年春,朱正本等几位空政文工团的同志到江西采风。他们几乎走遍了八百里井冈山中的著名景点。在大井毛主席故居,当年和康克清同志结伴到井冈山参军的赖发秀老妈妈一曲《送郎当红军》歌喉嘹亮、婉转动人。这些经历,给了朱正本极大的震撼。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环境艰苦、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落的男女老少,经常到村头、河边、山岗、大道送红军,祝福他们胜利归来。中央苏区一带送红军的歌曲数量多,富有民间特色。朱老说“这些民歌充分抒发了苏区人民送别亲人时如泣如诉,欲言又止的感情。演唱一开始,我就被吸引住了,提起笔来,即席记录。”
5.jpg
1960年秋,大型歌舞剧《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中有一场送别红军北上长征的内容。词作家张士燮编创了一首《十送红军》。朱老感叹道:“写得非常美,非常感人。我当即想到了在江西记录下的那首送别红军的曲调,便根据它进行谱曲。最终把6段歌词谱成每段不同人声、不同曲调、多次变化、情真意切的表演唱《十送红军》。”
“谱曲时,因为我投入了全部情感,在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我也流下了热泪。整个曲子谱写得相当顺利,总共不到一个小时。”
1961年八一建军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开始公演。当《十送红军》一亮相,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北京军内外各大报纸、音乐刊物争相刊登;同年12月又在上海公演40余场,并在各电台多次播放。许多单位进行教唱、排演;几个大军区的歌舞团、地方省级文艺团体争相排演。次年,空政文工团又赴西安、张家口等地演出, 前后一年多,《十送红军》这首歌便传遍了祖国大地。问世40年来,经过全国数十种报纸、刊物先后发表,这首歌现已被列入 《红色歌典》,成为经典红色歌曲之一。
这首歌总共分为六段, 描述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江、上大道、望月台几处场景, 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 依次勾勒出1929年朱毛红军初下井冈山时军民间诸多难舍难分的动人场面, 比如“千言万语嘱咐, 红军啊, 捎书(里格)多把, (介支个)革命说”等。由此给广大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提高整个作品的情感感染力。《十送红军》歌曲的叙事性特征表现了1929年朱毛红军初下井冈山时, 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歌曲的情景交融表现方式, 表达了人们质朴、纯真的情感。
在曲调旋律方面, 《十送红军》包括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与C)的旋律样式, 由此构成了一个ABABACA的曲式结构形态。从整体上来说, 各个段落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特别是采用回旋的曲式手法, 从而使整首歌曲形成统一化、规整化的风格特征。更重要的是, 朱正本先生又在各个段落之间融入了一些新的独具特色的音乐要素, 既有利于作者多样性的情感表达, 同时也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 朱正本先生又在各个段落之间融入了一些新的独具特色的音乐要素, 既有利于作者多样性的情感表达, 同时也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张士燮在《记作曲家朱正本》中曾写道:“不少老红军当时听了这首歌极为感动,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苏区,回忆起许多感人的往事。因此也就自然认了它就是一首苏区的革命歌曲。这首歌在全国流传后‚人们也都把它当成一首革命历史歌曲,实际上是朱正本为当年革命历史歌曲填补了一个空白。”
参考文献
[1]史小曼.浅谈江西井冈山地区抗战歌曲的音乐特点——以《十送红军》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Z1):34+36.
[2]冯蕾. 朱正本与《十送红军》[N]. 光明日报,2001-07-19(A02).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