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无比敬重的心情,我来到了单拐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单拐村作为冀鲁豫边区抗战大本营,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见证了边区军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记录了边区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顽强抗战的历史。单拐村至今仍保存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以及邓小平、宋任穷、黄敬、杨勇、苏振华、曹里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23处以及他们和部队当年生活、工作、生产使用过的大量革命历史文物。为打击日伪势力,扩大根据地,军区在这里领导了多次战役,还积极发动这一带贫苦农民建立政权,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增资增佃斗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河破碎,全民救亡
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借助战争转移社会矛盾,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了企图灭亡中国的步伐。1937年7月7日,日本关东军炮轰卢沟桥附近的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日本侵略者占我领土,杀我同胞,中华民族饱受磨难。自此,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
浴血抗战 民族脊梁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在纪念馆里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对我国革命军所使用的炮弹,与革命军自身军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们的革命先烈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与敌人搏斗,这是多么可贵可敬的精神呀。日本侵略者穿的,吃的都比我们的战士优越很多,而我们的革民军远远比不上,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老百姓的支持,战胜了侵略者。
英雄壮士为我边区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地区各级党组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始游击战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开展民主民生运动,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老兵李敬臣,他在郑庄寨战斗中被敌人的子弹打中肩膀,依然坚持战斗。提起到他获得的奖章,老人只是说这都不算啥,都是为人民服务。在郑庄寨战斗中,全军1700余人参与战斗,最终只有40余人活了下来,我们的先辈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老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冀鲁豫边区军民,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的生死关头,以不朽的抗战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英雄情怀,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在广袤的平原上屹立起一一座座丰碑。回望烽火岁月,他们的铮铮铁骨和赤胆豪情永垂不朽,他们的风范与日月齐辉,永远激励着世代子孙!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如果没有革命先辈们的拼搏,我们哪里来的机会坐在教室里学习呢?和平来之不易,作为建设中国的主力军,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努力学习本领,更加热爱祖国。反观抗日战争期间,我们的兵工厂建造的大炮,手雷,地雷等武器装备都比较落后,而今天的中国国力较之以往已经大为增长,我们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有着一流的装备,更有一流的军队,我们绝对不再是那个羸弱的中国。习近平主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情。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