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
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简单易行的教育激励方法。2018年元旦,以纪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教授诞辰90年和从教66年为主题的“美丽化学美丽人生——吴养洁院士90华诞学术研讨会” 在郑州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教授回顾了与吴养洁院士和郑州大学的结缘的经历,盛赞吴院士爱国爱校、艰苦创业的家国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研究员深情回顾了与吴院士的相遇之缘、师生之情和知遇之恩,从在先生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小事,感悟出“严谨治学,为人笃诚”的人生准则。
吴养洁院士已经成为“郑大人”学习的榜样,行动的楷模。“爱党爱国、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终生奋斗”已经成为激励和启迪广大师生、党员为郑州大学“创双一流”而奋斗的“绿色催化剂”。
中原学者、闽江学者崔秀灵教授在吴院士身边学习工作多年,耳闻目睹,从“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懵懂少女到“崔-吴反应”主导者,成功“催化”了从“学习榜样”到“成为榜样”的转变。
青年教师牛俊龙教授以吴院士为榜样,努力工作,硕果累累,5年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19篇,其中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一区期刊2篇。
做法
郑州大学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系列,绿色催化学科被列为一流学科建设序列。这就为郑州大学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同时也使学校学院学科的工作面临着重大压力。能否顺利通过2020年验收的大考,关键是将建设方案中确定的化学学科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具体措施落到实处。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有机学科支部在郑州大学党委的领导和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的具体指导下,针对支部党员人数比例大(占学科总人数的60%)和 “绿色催化”这一一流学科建设方向的实际情况,以创“双一流”为目标,以树立党员中的榜样为抓手、以抓落实为重点,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学科建设、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提高教学,水平、突出科研能力和学科特点,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等方面,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
榜样促党建,筑牢支部建设根基
以优秀共产党员吴养洁院士先进事例教育支部党员,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真实和亲切,激发了支部党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党员践行“三严三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将支部中工作成绩突出、深受群众拥护的党员确立和推荐为教学科研团队的“领头雁”,使他们在各自的团队中,逐步确立主导核心作用,成为新的“榜样”,从而增强了支部的生机和活力。郑州大学引进的优秀海外学者吴俊良博士,深受优秀共产党员吴养洁院士“严谨求实、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影响,决心以吴院士为榜样,努力工作,再创辉煌。入职的第二个月,就向党组织表达了强烈的入党愿望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榜样促教学,强化教学基础作用
面对有机学科的教学涉及院系专业多、知识诉求领域宽、人员知识构成复杂、工作量大的困难,支部在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为基础,以精品课程为龙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做了大量的工作。由党员教师郝新奇、杨贯羽、王敏灿等主导、参与的《有机化学》课被推荐为“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但为郑州大学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争得了荣誉,同时也为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吴养洁、崔秀灵等党员为主导的教学科研团队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他们采用的“提出目标、严格管理、团结温馨、示范引领”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有目标、方法有人教、考核有目标、生活有人帮”。近几年来培养的硕士生都有SCI文章,大部分研究生在化学二区杂志都有1-3篇文章发表。每年都有3-4名硕士研究生,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赴欧洲留学。
榜样促科研,加速优势学科建设
为加强“绿色催化”一流学科的建设工作,结合支部党员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树立骨干党员形象,发挥党员表率作用,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方法,加强骨干党员教师崔秀灵、张福义、牛俊龙、于文全、田荣强、於兵等同志的培养教育,使他们在吴养洁院士、马蒂院士、赵玉芬院士,常俊标教授、曲凌波教授、宋毛平教授的科研团队中发挥了良好的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团队成员的学习榜样,在团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仅2017年度,常俊标宋传军教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次;张福义、牛俊龙、于文全获国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发表科技论文近百篇,其中JCR I 区5篇,JCR Ⅱ区21篇;授权专利3项。
结论
榜样的力量犹如催化剂,是加速“双一流”建设的核动力。
2018年10月10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