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维骏沙龙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5-06-22 15:37:39

2025 年 6 月 17 日上午,由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历史学院和文学院联合举的维骏沙龙(第一期)暨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专家论证会,在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诸多领域专家学者,包括河南博物院研究部副主任黄林纳研究馆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华夏考古》编辑部主任张凤研究馆员、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齐航福教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巴杰教授以及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尚如春副教授等。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20余位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会议由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陈钦龙主持。

640

会议伊始,七位报告人依次进行主题报告,涵盖多个历史时期与研究领域,学术视角多元,研究维度深刻,具体如下:

张亮 :以《周代聘礼研究》为题,深入剖析周代聘礼的礼仪规范、文化内涵及其在周代社会政治结构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与考古发现的结合,展现出周代聘礼制度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张程昊 :围绕《西周金文地理研究》,深入探讨西周金文所涉及的地理信息,包括都邑分布、疆域范围以及交通路线等,对西周时期的地理空间进行重建与分析,为研究西周历史地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展可鑫 :对《元代监察机构职责研究》作专题报告,详细阐述元代监察机构的设置、运行机制以及其在维护元朝统治秩序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元代典章制度的深入研究,剖析监察机构在权力制衡与社会治理中的独特地位。

赵满 :聚焦《唐五代藩镇体制与地方社会变迁研究》,深入剖析藩镇体制在唐五代时期的发展演变及其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揭示出藩镇体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理解唐五代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视角。

韩旭 :以《诏御天下:两晋政治的启元与嬗变》为题,考察两晋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消长以及政治文化的变迁,通过对诏令等政治文献的深入解读,展现出两晋政治的独特风貌与发展脉络。

石威 :深入考察《抗日必先知日—中国知识界日本研究的历史考察(1915 - 1931)》,梳理中国知识界在日本侵华前夕对日本的研究历程,分析其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特点,揭示出中国知识界对日本认知的演变与局限,为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关系提供了历史背景。

李书军 :聚焦《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细致描绘,包括日常生活、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展现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精神,为研究英国近代社会变迁提供了生动案例。

在专家点评环节,与会专家从学术规范、研究方法、内容架构等多个层面,对各项目进行专业、细致的评议。张凤、黄林纳两位专家分别就排版格式标准化、学术创新点提炼以及论述逻辑严密性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齐航福教授着重指出,项目论证需进一步明确核心观点,优化研究方法与创新内容的表述,同时对格式规范化提出具体建议。巴杰与尚如春老师则从选题聚焦度、框架结构合理性、关键词精准性及研究成果展示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为项目后续完善指明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项目申报细节、申报书规范表述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在互动交流中,各方观点相互交融,为项目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丰富思路。随后,黄林纳、张凤两位资深编辑分别介绍《中原文物》《华夏考古》的办刊宗旨与特色栏目,并分享学术论文发表流程与投稿要点,为参会老师提供极具价值的信息,助力老师们更好地在学术刊物上展示研究成果。

本次维骏沙龙暨专家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为学术研究者搭建起一个开放、包容、高效的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激发学术创新活力。与会学者在交流中拓宽研究视野,汲取多方智慧,为相关研究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推动郑州大学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田家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维骏沙龙(第一期)暨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专家论证会,在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顺利举行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