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字文明进校园,强国征程续文脉 ——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强国行“汉字文化进校园”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4-20 15:48:04

微信图片_20250420113618

文脉相承传使命,汉字文化播芳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汉字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多次开展教育服务、实践育人等工作,积极举办“汉字文化进校园”活动,普及汉字文化知识,培育优秀古文字人才,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2025年4月2日,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晶应邀前往上海浦东复旦附中分校,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为主题,为千名高一学子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汉字溯源之旅。

微信图片_20250420113611

讲座中,李晶老师首先以必修下册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的“莫”字为切入点,由表及里,深入探讨了古文字的字形与其意义之间的联系。随后,李晶老师结合《孟子》《庖丁解牛》课文,生动形象地阐述“保”字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丰富的含义,揭示了汉字演变的趣味性和深邃的历史底蕴。

随后,李晶老师借助甲骨、青铜器、竹简等照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汉字字体演变的历程,并一一介绍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形体的特点。同时,列举了许多熟悉且典型的汉字,如“既”“寇”“发”,深入探究它们的本义和引申义,同时融入生动有趣的流行语和表情包,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微信图片_20250420113606

最后,李晶老师着重指出了古文字在高中生文言文经典阅读中的重要性:一是“由表及里,涣然冰释”;二是“沟通古今,鉴往知来”;三是“匡正谬误,明辨疑难”;四是“字以知史,字以知文”。同时,她也倡导广大高一学子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应“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知之、好之、乐之”。

此次“汉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使同学们领略到古文字的精妙,更深刻体会到“知其所以然”的学术乐趣,点燃了学子们探究汉字本源的热情。深入推行河南省“双带头人”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更加彰显了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在文化传承中的使命担当。未来,支部将持续推动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古文字普及和应用,让汉字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征程,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郑大智慧。



责任编辑:王嘉乐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5年4月2日,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晶应邀前往上海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宣讲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