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以党建为帆,共赴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国际学术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5-23 11:16:0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建与科研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要求,将 “党建引领创新发展” 的理念与国际前沿学术视野有机融入校园建设,在郑州大学党委的统筹部署下,中原之光实验室党支部书记万阳精心谋划,邀请欧洲科学院院士、罗马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 Victor Malka 教授做客郑州大学 “嵩阳大讲堂”。学校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层干部培训班学员以及物理学院师生代表共 260 余人齐聚主校区综合管理中心第二报告厅,共同开启这场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前沿领域的学术盛宴,以党建引领为学术交流注入强劲动力。

在报告会开场前,副校长单崇新教授代表学校,向国际激光加速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Victor Malka 教授郑重颁发 “嵩阳大讲堂” 主讲嘉宾证书,以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表达对其远道而来讲学的敬意。这份证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彰显着郑州大学在党建引领下,对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推动科研创新迈向国际化的坚定决心。

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中的挑战及关键问题(Challenges and Issues of Laser-Plasma Accelerators)》的主题报告中,Victor Malka 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科研经验,带领在场师生深入探索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领域的前沿动态。他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三维动态模拟,生动阐释了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丰富物理。这一过程中,郑州大学坚持党建引领科研方向,党员教师在相关科研领域的积极探索与不懈钻研,为此次国际学术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教授结合自身科研历程中的点滴故事,分享了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在实际应用的广阔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与突破,并详细介绍了欧洲极端光场基础设施-核物理(ELI-NP)大科学装置,向与会专家学者抛出合作橄榄枝,诚邀共同开展科研探索。报告中,他还对我省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短超强激光平台建设进度的高度关注,希冀这一创新平台对激光等离子体加速领域的应用探索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平台的建设,正是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立足党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的有力实践。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围绕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技术难题、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跨学科研究路径等问题与 Victor Malka 教授展开深入交流。面对 “In your opinion, where do you think plasma accelerators will first fi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roughly how long do you think it'll take?(您认为等离子体加速器首先会在哪个应用方向或者场景实现应用落地,您觉得大概需要多久时间?)” 的专业疑问, Victor Malka 教授指出,无损检测领域将是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最易实现应用突破的 “前沿阵地”。教授还特别提及郑州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团队的创新性成果——他们成功研发出基于激光尾波加速技术的超高能电子放疗原型装置(激光电子刀),并通过小鼠体内肿瘤照射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验表明该装置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显著,为癌症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基于此,他强调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在超高能电子放疗领域同样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重要落地场景。对于学生提出的 “What define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an exceptional scientist? 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需要具备哪些品质?)”,他鼓励大家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尝试,同时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深耕领域。教授幽默风趣的解答和高屋建瓴的见解,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这场学术报告不仅是前沿知识的传递,更是科学思维的启迪。它为郑州大学师生打开了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研究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对于推动学校相关学科发展、激发师生科研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活动还通过郑州大学微信视频号和官网同步直播,吸引众多校外学者和学生在线观看,累计浏览量持续攀升,在学术界引发热烈反响。物理学院青年教师李传可表示:“这场报告让我对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有了全新认识,也为我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受益匪浅。” 未来,郑州大学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党建与科研业务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万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国际激光加速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Victor Malka 院士做客郑州大学 “嵩阳大讲堂”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