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案例】一场线上教学带来情意浓浓的课堂

2021-01-18 21:23:56

题记:深入挖掘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和抗“疫”闪光点,传递抗击疫情正能量,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和校风学风,鼓励支持教师充分利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创新。教务处组织全校师生征集了优秀教师、优秀课程团队、优秀学子、课程思政先进典型、实践教学典型、课堂改革典型等,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

一场线上教学带来情意浓浓的课堂

(工商管理学院祝坤艳老师)

“疫情”、“病毒”成为这段时期最“流行”的词汇,带给我们无尽的痛苦与不安,使得一波又一波医生、护士、军人、公务员等奔赴前线。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能做的最好的工作就是在这病毒肆虐的时期,备好课、上好课,迎接首次全范围的线上教学。受疫情影响,全部学校无法按时开学,但是“停课不停学”,有效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成为当下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手段。“第一次”、“全范围”、“个别地方的无网络”……都为这次线上教学带来重重困难,祝坤艳老师和众多老师一样,忐忑不安。但是,意料之外的是不仅困难全部解决,还呈现了一个“情意浓浓”的课堂,感动的师生热泪盈眶。

1.准备阶段的暖心“互助”

本学期祝老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是2019级市场营销专科的《经济学基础》,线上教学开始之初,就选用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经济学原理》为学生提供视频学习资源,结合课前引导、课后答疑、直播重难点、作业批改等其他教学活动,为学生带来比较完整的线上课堂。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准备工作繁杂而又有技术难度,学校技术人员忙的令人不忍一直打扰,就在为诸多难题无法解决而苦恼时,同事、同学的互帮互助带来了一股股温暖。

(1)同事互帮

工企教研室老师宋磊、董玥玥与祝坤艳同上一门课,宋磊老师得知祝老师所在地区网络差,无法完成课堂创建、课程复制等工作时,主动提出自己条件好,由他来完成最艰巨的任务。即便顺利开课后,宋磊老师也每天都询问团队内其他老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无论何时,都给予最及时的帮助。

(2)学生互助

第一次全范围实施线上教学,不仅对老师,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不熟悉学习平台,不懂得如何登录、认证,不熟悉上课形式,不懂如何看视频等问题大量存在。但是学生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困难,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在第一关“认证”环节,很多同学认证失败,老师发布认证教程,一遍遍线上讲解认证方法,也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在第二天就开课的紧急时刻,2019市场营销专业李健、程志豪、张扬、刘帅升等很多同学主动站出来,请老师列出认证失败的人员名单,他们一对一去帮助,实在解决不了再与老师沟通。当晚,他们奋斗到将近凌晨1点。虽然还没有和可爱的同学们见面,但是祝老师说她已经记住了很多很多同学的名字,远比线下教学记住的还要多。

班干部为了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主动承担了很多组织工作,平凡而充满温暖的“我来做”、“交给我”等承诺感动的祝老师打字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找任课老师协商,还不能解决再反馈给辅导员或者学院领导。

2、教学过程的感人“互动”

(1)线下教学的“冷淡”、“冷漠”

一直以来,高校教学模式与中小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似乎更“冷漠”或者说“冷淡”,不是特指老师、学生冷漠、冷淡,而是指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除了在课堂上有所互动,课下基本无交流。老师下课就回到办公室,学生下课急忙赶去另一堂课或者赶去餐厅、宿舍,较少有学生愿意与老师交谈。在布置、批改作业环节,学生通过学委将作业交给老师,老师全批改或者部分批改,再由学委下发给学生,整个过程师生交流也很少,几乎没有。

(2)线上教学的“如沐春风”

让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线上教学打破了线下教学师生交流少、感情淡的现实,呈现出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线上课堂。也许是网络交流更加符合当今00后大学生的特点,使他们免去了直面老师的不自在。也许是祝老师努力把与学生的关系经营为朋友,平时幽默轻松的用语,能够使学生以一种更加自如的语言和方式向老师提意见或建议,向老师反映真实情况。当他们感觉看网络视频效果不佳时,很自然的与老师商议是否可以改为利用抖音或者QQ直播授课。得知老师所在地网络差,无法实现时,又很善解人意的表示,先利用视频好好看、好好听,好好记笔记,不懂的地方再课下问老师,等着老师网络的好的时候再直播互动。果然,祝老师在3月份从新疆飞回郑州后立刻就开始了直播授课,从第一章开始,将重难点全部梳理出来,重新讲解,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让学生愿意向老师请教。线下教学偶尔会有一两个同学在课后就某个问题与老师交流,但是更多时候下课后师生互说再见,各奔东西。线上教学时,老师还是老师,老师没有变,唯一不同的是祝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与学生共情,偶尔吐槽一下网络的卡顿,但是随即就进行正向的引导,学生可以与祝老师无话不谈。学生更勇于就不会的问题及时找老师请教、沟通、交流,数量与交流的深度远超线下教学的时候。这是对老师教学和自我学习的回应,这种回应是学习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好像突然就打破了线下学习时学生留给老师的“木讷”和对学习“漠不关心”的印象,这种改变无法不令老师动容。

感动双方的作业批改。线下教学也有批改作业,但是收交作业基本都经由学委完成,师生之间除了作业上的批改痕迹,几乎没有其他互动。线上教学时,可利用QQ“作业”功能,直接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下课后及时在线提交,祝老师要求自己在学生提交后一天内及时批改并给出比较准确的答案解析。QQ作业功能能够在批改作业后及时给学生留言“我已批改今天的作业,请关注”(如图5),学生可以及时查看作业成绩。这是对学生作业的回应,学生对于这个回应,表现的非常激动,意外,没想到老师会批改作业后还给予回复。每一个学生都向老师表达感激、感谢之情(如图5)。有学生不满意自己的作业成绩,会主动重写,重新提交,争取重获更好的成绩。感性的祝老师,对于这么“大规模”的感谢,心潮澎湃,感动不已。而且,学生因为作业的互动,对学习更加上心,课下与老师交流的人数越来越多,所谓越辩越明,交流的越多,大家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全面,老师对同学的学习情况也更了解。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作业互动,再没有比这更暖心的相互回应。

三、课下温暖的沟通交流

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学生对学习也没有了最初的抵触,由课堂互动、作业互动、笔记检查互动,延伸到课下互动。互相激励、感谢的语言温暖着你我他,激励着大家携手奋进,共创经济学课程之花。

在没有要求交作业、检查笔记的时候,很多同学主动将笔记,感想发给老师,这在线下教学时很少发生,可以说几乎没有发生过,但是现在这种现象成了常态。如图6所示,学生主动提交笔记,与老师沟通越来越自由自在。

不仅主动交笔记,感想,还在完成布置的作业后与老师沟通答案,想尽快判断自己做得对不对,尽管知道老师随后会批改,讲解。祝老师也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分析解答,与学生共同讨论(如图7)。还有同学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与老师配合越来越融洽,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好,课堂不再是以前“冷冰冰”的感觉,而是变得“情意浓浓”,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最让人欣慰的事了。

4、教学小结

“情意”课堂的出现,可能不全是偶然,其中应该有着必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一定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现将祝老师认为对课堂教学有益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一场线上教学带来情意浓浓的课堂 (工商管理学院祝坤艳老师)。不是特指老师、学生冷漠、冷淡。学生通过学委将作业交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