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案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CAD/CAM技术》教学改革

2021-01-19 18:00:05

前言: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随着教研教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一线教师中涌现出一批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改革者,他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的先进教改经验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总结我校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与提高,更好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案例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尤其是近年来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主持省市级及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的教师对已有成果进行了精心总结并踊跃申报,二级院系对本单位申报案例进行初步审核后,择优推荐至学校,学校组织专家评审,评选结果经公示无异议,最终评选出优秀教学案例51篇。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教务处组编了这套《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学案例集》,入选的优秀教学案例均来自教师真实的教学实践,是广大教师多年来扎根教学一线、辛勤工作的结晶,其中反映的教学过程和活动事件符合学校教学改革精神,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案例展现的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策略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师实施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值得每位教师借鉴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案例,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主动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推广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作用。俗话说“教无定法”,每位教师都应当继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实现高效课堂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改革,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CAD/CAM技术》教学改革

机械工程学院 李伟

CAD/CAM技术》作为机械类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为目标,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密、课程关联性不强等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极为不利的。为改变这种现状,研究了目前《CAD/CAM技术》的教学现状与实践教学问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CAD/CAM 技术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提出了CAD/CAM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给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

机械《CAD/CAM技术》实际上是依托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基础上的一门专业课,应用相应专业软件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一门专业课。对机械《CAD/CAM技术》课程的改革,应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深入探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CAD/CAM技术》教学计划的改革

机械《CAD/CAM技术》课程现行教学计划中,教学总学时40个,理论学时20个,上机学时20; 考核方式为考查。在后期教学计划调整过程中,考虑到课程的综合性要求很高,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建议将上机课时总量调高。同时,要考虑到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连贯性,建议增开该门课程课程设计同理论教学应安排在同一学年的同一学期,调整后的教学计划为总学时40个,理论学时10个,上机学时30; 课程设计2; 考核方式为考查。

二、《CAD/CAM技术》教学内容的调整

为了实现教学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理实结合的紧密性,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知识架构可以和教材不完全一致,而这也并不影响教学内容的传授,只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机械《CAD/CAM技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要求和教材要完全一致,分为概述、《CAD/CAM技术》基本理论、软件基础、软件应用几个部分。在教材的编写思路上,主要以点、线、面、实体为主线,知识间的衔接性不强,知识点主次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的调整中,主要考虑为后期的竞赛制考核提供系统的知识架构,熏陶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应用模块式的教学内容体系,有针对性地教授知识,培养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教学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大模块: 熟悉绘图软件绘制五角星、绘制空间线框模型、绘制相交曲面模型、绘制实体模型、实体的仿真加工、机械结构创新设计。以模块的形式介绍零散的知识点,虽然不能将所有知识点全部加以说明,但是学生可以从应用的角度,体会各知识点的学习重点,快速掌握知识点应用环境和主要功能。

三、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化,机械练习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典型形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传统教学以教师教学思路为指导,不提倡学生无方向的自主思维,在教学内容上只注重内容的解决方法,不注重问题的提出,造成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此外由于实训条件所限,上机实验教学还停留在教师演示、学生不能同步实践的问题,不能起到较好的实训效果。

通过怎样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讲授不再乏而无味,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探索的方向,首先在教学计划的调整中,安排两节上机连续上课的形式,使学生由学到练一气呵成,对课上的疑难点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建议课程设计环节也在教学结束后马上进行,让学生对知识做到熟练和透彻的理解。其次,在教学内容调整中,我们将分章节的知识点讲解,将软件应用的知识放到上机课上来完成,理论课程主要对实体的仿真加工相关知识及其它学科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调整为系统性更强的模块化知识讲解,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思路更清晰,整体观更强,而不是拘泥于某一个命令的某一种功能会不会的狭隘空间里。最后,在教学的测评方式上,由原本的出勤和作业成绩、上机成绩综合成课程成绩的方式,转变为上机成绩和校工厂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仿真制造技术及实际零件的加工操作过程。让学生毕业后既能够从事设计行业的工作,也能够从事实际应用行业的工作。

四、考评方法改革

考评方法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考评方法在调整前是以出勤成绩、作业成绩和上机成绩相结合而给出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虽然能反映出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只是以完成各项要求为目的。考评方法调整后,以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帮助为目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学习,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具体的考评方法是:首先,平时的上机随堂测评中,就以小题目和指定时间完成等方法,作为该课程主要的上机成绩。其次,根据上机虚拟加工仿真,让学生在校工厂中,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根据其完成情况作为该课程的另一部分重要成绩。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组进行,方便讨论和研究,同时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并加深彼此的了解,有助于知识技术的交流,也有助于学生真正能力的提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优秀教学案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CAD/CAM技术》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知识架构可以和教材不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