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习│郑州人民公园

2020-07-09 20:31:11 《百度百科》

郑州市人民公园.jpg

郑州市人民公园.jpg

胡公祠.jpg

胡公祠.jpg

胡公祠简介.jpg

胡公祠简介.jpg

彭公祠.jpg

彭公祠.jpg

彭公祠简介.jpg

彭公祠简介.jpg

郑州市人民公园游览券.jpg

郑州市人民公园游览券.jpg

郑州人民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北二七路西侧。1951年辟为公园,1952年8月1日正式开放。公园面积30.14公顷,其中水面3.37公顷,绿化面积25.41公顷。

人民公园南大门,是胡公祠,纪念胡景翼将军,大殿五楹,巍峨壮观。殿后为人工湖,西为青年湖。友谊山,湖中心有两岛。人工湖东岸有划船亭及划船码头,荡舟西行,穿过两桥,可达“樱花园”。在青年湖中,顺东河北行,经湖心岛,穿水泥桥,可至湖滨茶社。穿桥荡舟北行,至公园最大的青石假山下。一圈实测2.06公里。

胡笠僧名景翼,民国十一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胡景翼跟从冯玉祥将军参加了郑州之战,1924年担任河南督军、省长等职,同年4月10日在开封右臂上的疔疮毒发不幸逝世,年仅34岁。

胡生前曾为其阵亡将士在郑州西郊建冢而葬,后来又在西太康路觅地建祠,选中了老坟岗这片宝地。当时的祠堂规模很小,即现胡公祠大殿西边位置,老郑州人亦称之为胡公祠。当年的小院已经在1981年被全部拆除。胡去世后,祠并未扩建,8年后至民国廿一年(1932年),冯玉祥、张群、张继等为纪念胡在河南及郑州的战斗业绩,力主建祠。1936年秋,历时4年建造的胡公祠终于完工,占地23亩,有殿、亭,并有一塑像,翠柏红垣,古色古香,为郑州当时一景。

郑州解放后,胡公祠曾作为人民公园纪念品商店使用。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座危险建筑物濒临倒塌,四周木雕龙头、雕花等物,由于房檐边破烂遭受风吹日晒和雨雪长期浸湿已出现霉烂。后被划为危险建筑封存。在媒体和民间多次呼吁后,2008年,郑州市拨款对胡公祠大殿进行修复,使祠堂得以焕然一新。

胡公祠保存大殿,祠门,古树等,虽仍作为人民公园南门,但祠园格局保存完好。

公园中心有莲花形喷泉一座。周环月季花坛花带及大草坪、大法桐、大雪松,中间植常青灌木花丛。西北有玉兰园,东有竹园、梅园。鱼池东为迎春园和秋园,两园东西相连,并建有花卉展览馆一座。迎春园东边为儿童游戏场。进入公园西大门,遥望丛林之间,有凉亭五座,为彭公祠的一部分。彭公祠亦为民国建筑,目前仅剩纪念亭以及汉白玉石碑残存。

彭公祠落成于1925年10月10日,是纪念彭象乾的建筑,故名“彭公祠”。

彭象乾民国初期曾认靳云鹗部第八混成旅的一个团长,驻守郑州。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5月份河南督军赵倜闻吴佩孚败亡,即命其弟河南第一师师长赵杰乘郑州空虚,率军40营于5月6日夜袭击郑州,与彭团激战于郑州白庙高坡一带,彭象乾阵亡,幸冯玉祥部自洛阳来增援,经昼夜激战,击退了赵杰,郑州免遭劫。战后,地方工商界感彭保卫郑州安全而牺牲,并铭记此战役阵亡战士,于1925年建成铭功园,为彭建立骑马铜像,树碑铭功,上刻“护国佑民”及阵亡将士姓名,市民俗称该园为“彭公祠”。

据传铜像在抗战中被日军掠走,原汉白玉碑记“文革”中被毁,彭公祠于1957年并入人民公园。从人民公园西门进入即是彭公祠原址,现残留大门一座,大殿5间,尚有5座6角凉亭,以及汉白玉碑记残存一块。

摘自《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彭淑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郑州人民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北二七路西侧。1951年辟为公园,1952年8月1日正式开放。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