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深化郑美大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
4月14日-29日由环境艺术设计系党支部牵头,全面推进郑州美术学院现代家居特色行业学院建设。项目进展方面我校教师团队与大信项目组导师分别在22日、25日就产教融合项目内容与工作量后续进度等沟通两次。23日上午学校领导检查行业学院项目进度,王远理事长对学生选拔,工作量认定,学分平替等机制建设和符合教学规律的工作规范提出具体要求。目前大信确定四个项目板块与我校共研,包括产品研发、品牌策划、全案设计、商业空间,每个项目计划16人左右,学生进入项目后按小组进行实践学习。现在四个项目组暑假前八周的任务量已经分解完毕,研发目标与进度明确,校企导师达成共识,五一前完成学生选拔。师资团队方面:我校由视传、产品、造型、数媒、环艺、工美六个专业的9位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包括CEO庞理、CBO曹源、设计总监蔡磊等6位大信总部研发部门主创团队担任导师,其中还有一位服务大信负责品牌策划第三方孔伟导师。学生方面:经过各专业老师们动员与推荐,目前各专业报名参加的学生共122人,各专业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和项目研究方向通过指定邮箱报送作品,然后由企业和我校教师选拔学生,节后确定进入项目组学生名单。五一之后各项目组按任务计划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本周初硬件设施建设完成教五楼5203/5208/5307三个工作室场地改造和布置,项目组随时可进驻使用。

4月14日下午16:00主教楼108会议室,校企双方导师召开《现代家居特色行业学院建设推进会》。会上企业导师介绍项目要求及完成时间,校内导师详细了解项目研发要求和内容、任务量及专业契合点。项目初步计划分为品牌策划、流行风格分解、终端店商业体验空间设计等板块,涉及我校产品、工美、雕塑、视传、数媒、环艺六个专业。学生计划从大二大三两个年级招募60人左右,根据学生兴趣方向由校内教师推荐和自主申报,由企业选拔进入项目组,进项目板块后分别再成立2-3人项目小组,打通专业和年级壁垒,发挥学生特长,由企业导师围绕项目要求进行前期课程培训,逐步推进项目研发,最终形成相应研究成果。


4月21日下午17:00老报告厅召开《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校企实训项目说明会》,由环境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王红主持,党员教师丁亚君、教师李金洺参加。王红老师就郑州美术学院与大信家居实题项目面向2023级环境设计专业同学进行说明,分别介绍了四个板块项目群专业要求及涉及内容,特别是能够与社会需求对接提升实践能力的途径,同时说明会上就同学们关心的工作量及时间安排进行解答。



4月22日上午9:00教五楼5203产品研发项目组企业导师与环境艺术设计系教师进行沟通,确定新品研发与全案分解等项目任务量和时间进度安排。

4月23日上午10:00教五楼5203工作室,郑州美术学院理事长王远、副校长杨钢、副校长开路、督导处陈涛教授、教务处张雪玲处长,副处长娄晓敏、资产管理处罗垚处长一行到教五楼工作室检查现代家居特色行业学院筹建情况。王远理事长详细询问项目分组、导师分组、学生数量、项目工作量及时间进度计划、学分转化机制、校内教师工作量核定等情况,现场协调并要求教务处。资产管理处、科研处等部门全力支持并推进行业学院建设。学校领导要求我们进一步细化学生选拔机制,特别是考虑学生进组后实际项目工作量与专业课工作量要匹配,学生进出要有明确要求,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实题项目,青年教师也要积极与企业项目对接,了解行业需求,深度实践产教融合,推动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

4月25日上午9:00教五楼5203校企双方全体导师共15人沟通项目推进细节。双方明确项目组任务,就初次分项分段研发模式转变为单项深度全方位研发,最终将原有六个方向整合为品牌策划、全案设计、商业空间、36套新品四个项目组,各组招募12-16人,计划4月27日-28日收集学生志愿及作品,29日-30日由企业导师进行选拔,五一节后确定学生名单上报学校教务处。同时由企业根据研发要求进行项目任务书制定和评价内容制定,由各项目组的校内导师负责辅助完成,确保项目研发与教学要求匹配。

4月27日中午11:30教五楼一楼影音室,王红老师就上次项目说明会后,23级环境设计专业有意愿参加大信实题项目的同学,进行更加详细任务说明、作品投递方式及要求等,现场参与学生75人。

本周,我校在行业学院的建设中与大信家居产教融合项目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项目任务、校企导师的配备、学生的选拔以及工作目标等方面都制定了更为明确的计划,并采取了具体措施以稳步推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对产教融合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和热情。我们相信,通过这种紧密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交流,使高校成为产业领军企业的研发中心,协同育人同时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细化项目任务和评价体系,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