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向党,筑梦健康”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践行使命担当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组胚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2-13 09:30:41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组胚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是首批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人体解剖学》、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河南省核蛋白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病理学》的建设主体。获批建设第二批河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首批河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图1)。

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协同发展的征程中,党支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秉持“医心向党,筑梦健康”的使命担当,创建了“一芯两融三加四力”工作法,形成医学类卫生健康特色教育品牌,为医学教育与社会服务注入强劲的动力。

图1

图1  党支部党员骨干

一、党建业务深融合

图2

图2  党支部“1234”工作法

党支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党建融合教学和科研,通过“党建+教学团队”、“党建+学科建设”、“党建+社团”,精心构建“党支部书记 + 党员教师 + 教师 + 学生协会 + 学生党员 + 学生”七级联动体系,全力打通党建与教学、科研、学生成长通道,形成以政治思想引领、课程思政、教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为四大着力点的“1234”党建育人新模式(图2),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1.“党建 + 教学团队”:锻造教育精锐之师

党支部建立由“党总支书记+基础医学部主任+支部书记+学工办辅导员+党员”组成的由总支领导统一部署、党支部书记总负责、思政教学名师理论引导、专业课教师统筹学科建设、辅导员保障落实的协同育人队伍,在各类育人主体的深度协作下实现高效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目前党支部培养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名、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青年骨干教师1名,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1名,郑州市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1名,10位教师被认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2.“党建 + 学科建设:筑牢教学质量生命线

党支部以“书记头雁引领,党员模范带头”模式,以首批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人体解剖学》为抓手,厘清高校党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有效地将党建资源转化为课程思政资源库。同时,党支部以党建精神革新教学理念,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智慧教学变革,探索多元教学法,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近年来,党支部开展省级党建课题研究2项,省级课程思政教改课题2项,并建设了河南省高等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

3.“党建 + 社团”:拓展实践育人新空间

党支部依托科技志愿团、人体解剖协会和医路指导协会,建立实践小分队,利用河南省科普基地等优质医学教育资源,深入社区、养老院、中小学等地,开展“健康大讲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医心向党,护航少年” (图3)等健康科普教育活动。同时,党支部还与医疗机构密切合作,打造了“生命相‘髓’”“热血传情”“明眸工程”“幸福微笑联盟”等医疗慈善品牌,为患者提供专业帮扶, 每年惠及受众近千人。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责任感,还塑造了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协同育人模式。2023年,人体解剖学社团荣获河南省“两创两争”先进集体。

图3拼图

图3“医心向党,护航少年”健康进校园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二、联建联学共同体

党支部积极拓展党建“朋友圈”,构建了五条联建联学路径(图4):与政府、企业合作营造育人环境;与 85家三甲医院、百个企业,深化医教协同,探索育人模式;联合行业协会、企业谋划师生职业发展,组建老年健康职教集团并组织举办年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共创社会效现益,合作共赢;与兄弟院校、社区共享优质医学资源;深入中小学、社区开展健康科普。通过多维度合作,实现党建与业务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提升党建工作格局与影响力。

图4

图4  党支部联建联学路径

三、教育担当赢赞誉

1.人才培育摇篮,地方卫生健康服务人才的“孵化器”

党支部坚持“以德为首,医德为魂,德术双馨”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地方卫生健康事业持续输送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近三年来,党支部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比赛2项、省级技能竞赛8项,在中国解剖协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多次获得绘图和模型制作大赛及科普奖项。自办学4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最受关注乡村医生”“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优秀共青团”等荣誉的8万余名扎根于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为河南省基层卫生和健康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2.健康教育先锋,区域卫生健康文化传播的“先遣队”

 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及《健康中原行动(2020—2030年)》,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扎实健康素养和传播能力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师生们走进社区、中小学等地,举办“健康大讲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科普活动(图5),节假日联合附属医院开展义诊,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等检测服务,有效提升了公众健康意识及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

图5拼图

图5 党支部社区送教送暖活动和“大手拉小手”生命奥秘研学活动

在世界卫生日、全国爱牙日等重要节日,党支部联动疾控中心等相关机构,通过分发宣传材料、举办健康主题文艺演出等途径,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同时,党支部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国家智慧职教平台以及各类社交媒体,定期推送健康科普内容,并邀请专家在线互动答疑,构建起一个覆盖线上线下的健康教育网络。其中,线下活动每年精心策划并组织20余场医学健康小课堂及研学活动,惠及人群超过800人次,党员教师被聘为郑州市科普专家3名,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师被小学聘为“健康辅导员”和“健康教师”。目前党支部覆盖二七区培育小学、陇西小学等健康教育课程等授课指导,承办50多所学校生命健康研学活动。党员教师还积极参与多项由学校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专题培训项目《校医》培训班、应急救护知识师资培训班和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师师资培训班等。这些举措有力提升校园卫生教育的师资力量,为师生的健康福祉以及地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3.健康调研聚合力,地方卫生事业建设发展决策的“智囊团”

党支部开展20余项关于地方居民健康状况、医疗资源分配以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调研课题,为健康行动提供了精准指导,为政府部门和健康产业企业等相关机构提供科学决策和咨询服务。还联合河南省老年科学协会,组织医疗专家前往焦作市修武县基层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健康行”义诊活动(图6),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帮扶和业务指导,有效提升其诊疗水平。

图6

图6“助力乡村振兴健康行”义诊活动

4.老龄应对做典范,区域卫生健康技术创新的“发动机”

率先响应人口老龄化战略,创建二七区老年健康学院,组建老年健康职教集团并举办年会,构建老龄化应对新格局。党支部依托医学分子中心、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老年疾病防治等科研机构与郑州赛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开展核蛋白医学基础研究、疾病诊断与防治新技术的研发,进行基于核蛋白的疾病诊断、治疗等技术攻关研究。近五年,团队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2个,承担省级科技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11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5篇。2024年医学分子中心获批为“河南省核蛋白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区域卫生健康技术创新持续注入动力。

四、砥砺前行谱新篇

下一步,党支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健康中国重要论述,围绕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憧憬,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强化支部书记职责,提升支部能力,发挥党员榜样作用,通过开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专项行动,奋力实现“党建引领聚合力”“教育服务惠民生”“科技赋能创驱动”“实践育人勇担当”等工作目标,引导师生积极投身健康生活实践,参与健康科普志愿服务,传播健康知识,践行健康行为,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健康梦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宋亚琼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组胚党支部践行“医心向党,筑梦健康”,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使命担当。
学校创建于1984年,2020年入选“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和“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