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就是教育广大学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实现“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优越的成长环境导致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责任担当意识淡薄,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与挑战,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应针对性的创新党建模式育苗培优,加强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二)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三年学制”导致学生党员发展急、培养周期短,同时,学生自我提升的能力弱、信心少、动力小。为此,康复医学系学生党支部提出将党建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践行责任和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当先锋、做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主要做法康复医学系学生党支部在支部建设标准化、制度机制科学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积极探索“1+2=N”创新党建模式,以“一支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为着力点、考虑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理论性强、信息量大的政治理论学习,兴趣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等情况,支部优化“理论+实践”思政教育模式,带领支部师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志愿活动,在学生参与意愿高、互动强的实践中,提升师生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意识,在我校各支部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具体做法如下:
(一)一支队伍——优化组织机构,践行初心有保障鉴于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在党员队伍建设中,以支部书记为核心、教师党员为骨干、学生党员为主力,组建一支素质过硬、执行力高的师生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通过教师党员的传帮带,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以志愿服务为依托,践行入党初心,实施理想信念教育。
(二)两个课堂——扎实理论修养,凝心聚力有方向以党员队伍为先锋,探索实施两个课堂的教育模式,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为传统的思政课堂增加深度、为严肃的政治课堂增添温度,让师生党员学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提升党员教育的成效。
1.有温度的政治理论课堂,筑牢支部师生思想根基(1)人人讲党课,个个谈心得。一名党员一个火种,支部将“党员人人讲党课,个个谈心得”纳入支部党员考核,鼓励师生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并将其消化吸收后以微党课的形式进行宣讲,形成“主动学习、消化吸收、党课宣讲”一系列以点到面的微循环。
(2)把好政治关,注重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把关每位党员的微党课内容,支部委员提前收集、查看党员的微党课课件,在微党课授课过程中注重发现和总结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独到见解,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努力和进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心灵顿悟和觉悟提高,真正做到思想过硬。
2.有深度的初心实践课堂,引领支部师生价值导向该支部积极践行“理论+实践”的思政教育模式,注重两个思政课堂的建设。
(1)每周四专题思政课堂。在我校学工部的统筹安排下,由辅导员自愿报名、公开试讲等环节遴选出优秀的专题思政教师,于每周四定期带领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党史教育、爱国教育、医德教育、心里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专题思政教育。
(2)将传统节日融入思政实践课堂。支部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思政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向时代楷模学习,争做时代先锋。“每周一升国旗仪式”、“雷锋月”、“清明节烈士陵园缅怀英烈”、“十月红歌大合唱”、“走访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全方位、多渠道的将党的政治理论思想润物无声的扎根于学生心田,充分发挥了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真正做到政治过硬。
(三)N种志愿服务项目——弘扬榜样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以党员志愿先锋队为着力点,将两个课堂的培养成果体现在党员的志愿服务中。自2021届入校生起,康复医学系484名学生在共青团中央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名推荐的志愿汇APP上的注册率达100%,仅2022年暑期在志愿汇APP上记录的学生平均志愿时长达20小时,支部累计服务时长达9720小时,当前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具体做法如下:
1.精神文明,党员先锋在路上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的保障,该支部两个举措将党员志愿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1)文明督导促学风。在校期间,党员先锋组成文明督导小组对各班教室及宿舍卫生进行督导,对支部不良的行为习惯和衣着打扮进行督导,通过正能量引领健康的主流思想。
(2)美丽校园我先行。我校修武实训基地尚处于建设期,党员先锋队主动与我校后勤处联络,主动承担校园内绿化带建筑垃圾的清理及植树任务,为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贡献力量。在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下,康复医学系在我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比中走在了前列。
2.义诊暖心,党员先锋在行动该支部运用两项活动将医德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带着专业知识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医学生职责与社会担当紧密结合。
(1)敬老院送爱心。支部组织以专业课教师为首的党员先锋队,定期前往修武县敬老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为老人送去爱心节目。
(2)开展社区义诊活动。支部选拔优秀学生代表每年春季跟随校医院与河南省中医院大学的专家队伍为修武县百姓进行大型义诊活动,在义诊活动中辅助专家为患者进行血压的测量,做简单的手法康复治疗,为前来问诊的居民答疑解忧。
3.返乡建功,党员先锋放心上支部组织全体师生利用暑期时间开展“施展青春抱负,返乡建功基层”大学生暑期返乡实践活动。号召学生返乡后向当地党团组织报到,积极参与到家乡疫情防控、自建房屋排查、返乡报备信息整理核查及通知新冠疫苗接种等志愿服务工作,配合乡、村两级干部做好宣传、巡逻等工作。
4.防疫抗洪,党员先锋树榜样支部的“3个安排”带领同学们筑起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1)通畅24小时网络渠道。学工人员24小时线上办公,及时统计并反馈班级学生防疫情况,每日督促学生进行钉钉健康打卡,开设钉钉线上思政课堂和心理辅导通道,确保同学们平稳的渡过疫情紧张期,安心上网课。
(2)学校、社区双报到。放假前支部号召党员同志既要向学校报到也要向所属社区报到,假期期间服从所属地的统筹安排,一旦需要党员上岗,责无旁贷即刻到岗。
(3)助力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支部组织党员先锋在学校各个角落执勤,劝导学生不私自外出、不点外卖、出门戴口罩,在例行核酸检测时党员先锋在现场做好秩序维护,提醒学生自觉出示二维码、保持2米间隔。
三、工作成效
(一)高质量党建引领,育人成效显著
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支部师生主流思想健康,育人成效突出。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1班孟振康同学带领小组成员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李婉欣同学荣获河南省职业规划大赛铜奖;尚艳华等24名同学荣获“2021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徐欣悦等12名同学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二0二二届河南优秀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荣誉称号;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班于2020-2021学年两个学期均荣获“先进班集体”二等奖;康复医学系被授予“先进系”荣誉称号。
(二)高质量党建引领,担当意识提升该支部以志愿服务为党建新载体,凝聚力量,发挥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先锋引领作用。康复医学系432名师生积极投身家乡疫情防控一线,189名师生受到了当地社区表彰,其中2021级潘思羽同学在永城市教师进修学院方舱和永城市教育学院方舱连续进行62天核酸采集志愿服务工作;2020级王以桥及2019级高子艺、崔津昊、孙顺翔和丁永丽等多名同学的优异表现被东方今报、印象新闻等十多家网络媒体广泛报道,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
7·20特大暴雨期间该支部大三学生分布各地实习医院,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抗洪救灾的志愿服务中。其中,在郑州市中医骨伤病医院实习的付一鸣同学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协助科室转移病患,连续工作时长达8小时,得到了实习医院的高度认可。康复医学系学生党支部被我校授予“抗洪抗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高质量党建引领,辐射作用凸显近三年,该支部在支部建设标准化、制度机制科学化的基础上凝心聚力、创新实干,引领辐射作用凸显。支部先后荣获“第三批国家级样板党支部”培育单位;获评河南省“首批全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级“两化一创”强基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样板党支部荣誉称号。支部教师党员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荣誉称号。姜子敏同志在“2022年度河南省共青团基层团干部微团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韩瑞红和娄书伟两位同志在“2022年河南省教育厅师德教育主题征文比赛中”均荣获二等奖。
四、经验启示
(一)寻根问源,推动党员教育薪火相传
高职院校“三年学制”,导致学生党员发展急、培养周期短,学生自我提升能力弱、动力小的情况,该支部以支部书记为核心,以教师党员为骨干,学生党员为主力,组建一支素质过硬、执行力高的师生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通过教师党员的传帮带,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
(二)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党员教育悟透做实支部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建促学活动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支部的服务和引领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弘扬志愿精神,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无私奉献是党的优良传统,支部将医德教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将党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今后该支部将继续围绕“七个有力”,携手党建与中心工作双驾齐驱,与使命同在,与青春同行,引领一批又一批学子成长成才。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迎接新任务、新挑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