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奋进的征程中,红色基因恰似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之路。致远住宿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预备党员雷凡怀着崇敬与追思,前往威远炮台和鸦片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旨在探寻民族精神根脉,传承伟大的虎门销烟精神,于历史的回响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砥砺初心使命。
一、威远炮台:历史的守望者
跟随讲解员步入威远炮台,一尊尊饱经沧桑的古炮昂然挺立,炮口直指沧海,它们是历史的忠实守望者,静静见证了 19 世纪中叶那场惊心动魄的抵御外敌之战。当伸手轻抚炮身,指尖传来粗粝质感,仿佛触碰到先辈们滚烫的热血与不屈的脊梁,能真切感受当年战斗的热度与震动,它们默默诉说着先辈们为守护山河浴血奋战的日日夜夜。弹痕累累的墙体,是侵略者暴行的铁证,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勋章。在此,深刻领悟到和平的珍贵,激发起捍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壮志豪情。一道炮痕一抔土,一份鲜血一份爱国情,每一个沉默的角落都承载着一份不屈的印记,让人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更明白守护家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海战博物馆:跨越时空的对话
踏入海战博物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悄然展开。错落有致的文物、详实鲜活的纪实资料、震撼人心的场景复原,将那段波澜壮阔的海战史诗完整呈现在眼前。从鸦片肆虐、国门蒙尘的沉痛开篇,到林则徐临危受命、虎门销烟的英雄壮举燃起民族希望之火;再到海战爆发,水师将士们在波涛汹涌中浴血奋战、慷慨赴死的惨烈画面,无一不让人动容。玻璃展柜里,锈蚀的兵器、泛黄的书信、破碎的船帆,承载着先辈们的壮志与哀愁,传递着他们对家国的深情眷恋。静静地观赏这些沉寂在历史长河中的文物,沉浸在历史的洪流中,任由心灵被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反复涤荡。它们虽沉默着,但那无声的诉说却震耳欲聋,为我们讲述着这一段饱含磨难的中国近代史。展厅墙上陈列的被列强瓜分蚕食的近代中国地图,在昏暗灯光下,让人心情沉重压抑;列柜里落后的火铳与列强先进火器的对比,让人不禁对保家卫国的先辈们的无畏气概心生敬意;瞻仰着两次鸦片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名录,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悲意,更是燃起了为民族而战的熊熊战意!
此时,不禁让人思考那个时代的问题:假如没有林则徐,没有虎门销烟,而是顺从英国意志,将鸦片贸易合法化,战争或许可以避免吗?中国近代的苦难命运会从此改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委曲求全的卑躬屈膝换不来列强的尊重,“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拳头硬,脊梁挺,才是硬道理!
三、红色研学之旅:精神的洗礼
这场红色研学之旅,是成长路上至关重要的精神洗礼。虎门销烟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与殷殷期盼,带着从威远炮台和海战博物馆汲取的力量,怀揣满腔爱国热忱,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架桥铺路,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成为传承虎门销烟精神、践行爱国主义情怀的生动注脚。让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精神丰碑,在新一代共产党人的接力奋进中愈发巍峨,引领我们向着光明璀璨的未来大步迈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