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样板支部 > 江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

江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16年9月。党支部现有党员31名,其中正式党员26名,预备党员5名。法学院党委书记杨杰负责联系该支部,指导支部开展各类活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从2017年3月开始与离退休处龙山第四党支部结对,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共20余次、整合力量,协同共进。此外,从2018年3月开始与古田会议纪念馆党支部进行共建,分别于2018年7月,2019年9月开展两期实地考察参观和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得到国家级媒体“中青在线”、团省委官微“团学苏刊”和江南大学官网首页报道,并于2019年12月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迅速响应、积极支援、勇于创新,通过开展线上专题交流会,开设“战疫普法”专栏,组织“抗疫,我们在一起”朗诵并拍摄“与信仰对话:战疫,我们同行”等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实践90后青年党员的社会责任。

党组织建设目标:

党支部响应“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目标,以建设“服务型基层党支部”为主体,以“1+1+1”协同育人体系和“法治能源基地”为两翼、实现“一体两翼”式发展战略。支部完善“1+1+1”协同育人体系,强化“三大子系统”的育人功能,扩展组织力的覆盖面,将思想凝聚力、行动号召力和自我革新力分类、细化、提升;支部基于专业特色组建高层次“研究生法律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法治能源基地”,强化学科服务力,服务基层法治建设,实现新时代党建引领品质工程,建设“党性链接民心”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

一、1+1+1协同育人体系

(一)形成以融媒体作用为保障、政治理论为核心、严格机制运行为支撑的高校基层党支部--思想意识内生系统;

(二)通过“打造“党员示范岗”、建立“党建+”小组,搭建“五维青年”平台”形成高校基层党支部--实践反哺系统;

(三)推出“不忘初心,古田再出发”、“不忘初心,老少携手共传承”、“不忘初心,红粉笔十年乡村行”,打造高校基层党支部--特色创新推动系统。

二、打造法治能源基地

(一)建设高素质法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高质量学术活动,提供党员法治素养;强化先进校园法治文化熏陶,优化法治人才培养环境;打造法律志愿服务队伍,筑牢法治能源工程之根基。

(二)创建法律援助社会服务品牌:创建“送法下基层,党性连民心”系列法律宣传品牌;打造“用法助贫弱,党性赢民心”系列法律援助品牌;推进“聚焦特殊人群,助力法律帮教”新型法律服务品牌。

(三)打造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持续推进“红粉笔”支教项目,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参与“大运河智库”项目,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开展“食品安全使者”行动,投身一带一路食品教育联盟。

成立于2016年9月,党员31名,其中正式党员26名,预备党员5名。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