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样板支部 >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文水资源系党支部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总要求,严格对标对标教育部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文件要求,结合武汉大学水文水资源学科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在政治引领、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和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将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放到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位置,推动讲政治要求贯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全过程,增强教师归属感和获得感,使党支部真正成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纽带和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

(二)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教工支部政治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按照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师生有力的要求,全力做到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更加扎实有效,支部在政治引领、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和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长足进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支部党建工作特色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效应。

(三)工作举措

1.健全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强化党员学习教育

突出政治功能,党员教育扎实有效。一是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学习每年中央全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等重要精神;采取集中收看讲话,组织报告会、讨论会、读书会,加强理论研讨;定期组织开展参观学习和培训,拟组织党员赴湖北省黄冈市陈潭秋故居、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河北省石家庄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井冈山红色使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引导党员悟初心践初心。二是坚持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每年年初制定支部“三会一课”年度计划并上报学院党委备案,每年年末向学院党委汇报执行情况;每月组织至少1次专题学习会,上下半年各组织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年底组织民主评议会,支委成员每月召开至少1次支委会;支部书记每半年至少讲1次党课,每年邀请学院党建专家学者至少讲2次党课,每年安排支部内各级党代表或老党员至少讲1次党课;深化主题党日活动,确定每月第二周的周四下午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固定时间,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2.有力加强党员监督管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监督党员履行义务、遵规守纪及时到位。一是加强阵地建设,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党员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学术道德、严守纪律底线,引导教师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做到课堂教学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二是组织支部党员定期开展党纪党规和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组织学习党纪党规和师德师风教育专题报告,组织开展对违反党纪党规和师德师风的典型事件的研讨,加强警示教育。三是建立工作机制,规范党员教师出差出国(境)的监督管理,督促出访党员参加学校组织的行前教育培训,支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保密教育;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3个月内与出访党员谈心谈话至少1次,出访人员返校后向支部提交一篇书面思想汇报。

3.突出抓好党员再教育工作,强化教工党员队伍建设

根据党支部青年教师队伍中海外留学归国教师比例高、流动性强、出国交流多的新特点,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按规定做好党员党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党员和出国境党员管理。加强新入职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集中学习培训,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支部书记重点摸清青年教师思想状况,每季度与青年教师至少谈话1次,支委一对一进行联系培养,主动帮助引导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条件成熟时及时确定为党组织发展对象,相关情况及时向学院党委汇报。严格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考勤和缺勤补学制度,支部组织委员负责考勤记录并及时通报批评。每月按时收缴党费,及时做好党费收缴台账,每季度公布党费收管信息。

4.健全完善师生支部共建机制,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表率,学生党员努力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六有大学生”的表率。一是组织开展师生党支部集中学习,组织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开展微党课竞赛,师生同讲,师生共评;组织师生支部党员共同参观学习,赴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由教师和学生支部代表讲解。二是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和信息沟通,围绕学生学习、科研、就业、创业等任务,制定具体指导帮扶学生党员的方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建立教师支部支委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制度,在发展学生党员时严把质量关。三是以教师党支部为纽带,整合校友资源,建立起校内学生党支部与校外企事业党支部的联系,强化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健全困难师生帮扶机制,发挥支部团结联系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支部书记和支委在支部党员和群众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进行当面慰问,提供帮扶和服务;积极帮扶心理和学业困难学生,组织党员加强同辅导员的沟通协调,向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了解情况,并协助做好心理疏导和日常帮助工作。

5.构建高效运行宣传平台,强化典型引领作用

一是注重发现挖掘师生身边典型,深入提炼树立具有较大影响力代表性、可学习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网上网下等宣传平台,通过组织宣讲报告、座谈交流、人物专访、文化文艺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广大师生学做先进、争当先进的深厚氛围。二是整合宣传力量,组建师生支部联合宣传小组,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网络宣传平台,策划宣传内容,组织党建工作和党建活动汇编资料和视频制作团队,充分发挥教师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学生支部活力,做好党建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6.围绕教书育人和学科建设工作,加大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

发挥教工党支部在教书育人和学科建设方向上的政治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水问题展开研究,借助现有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着力在“长江大保护”、“一带一路建设”、“美丽中国”等问题上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借助支部参与建设的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研究基地,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党员学者的专业优势;积极宣传阐释,解读党和国家的重大经济决策。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