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概况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以下简称“第一党支部”及“支部”)成立于2017年,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建立了较完善的党建工作体制。2019年,支部共有党员17人,学生党员15名,教师党员2名。其中6名为正式党员,新增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12名,入党申请人64名。
1.1育人传统及已构建的体制机制
支部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讲话中讲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支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十九大报告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党员头脑,并运用其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支部响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栽树”精神为育人的目标,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双优”党组织。首先强调“树”的精神,厚植深耕,夯实支部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响应党组织,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及“三会一课”开展的规范落实;不断强化青年学生们的政治意识,端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号召青年同胞们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自我专业水平能力,践行“四个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引导党员建立“栽”的意识和行为,号召每位党员要努力成为栽树人,以"1+N"为目标,建立勇于担当、乐于付出的“栽树人”队伍。为此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党建带团建活动,发挥支部组织育人的战斗堡垒作用。
1.2已建设的载体平台
支部已经建立的载体平台包括:中医药学院官方网站线上宣传平台,团委网站“学工在线”和学院官网等重要外宣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共计发表各类活动及理想信念教育的通讯稿40余篇,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发挥线上宣传优势,扩大团员思想学习半径;在微信中医药学院“国医飘香”公众号平台上,支部 2018年度发表发表思想引领、团学工作简报60余篇;2019年度发布推文88篇;与此同时在党支部内发布新闻稿,以新闻稿为载体,记录并宣传党支部内部建设和学习实况。
1.4支部已构建的体制机制
支部教育党员有力,实现三个“统一”机制。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以“立德树人”为准则,来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支部实现了以下三个统一:
统一步调,制定计划。支部统一制定了“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的工作计划:统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统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统一组织“三会一课”的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在统一步调中,做到计划形式多样、党内组织生活会氛围庄重。2019年共计召开2次组织生活会,开展主题党日11次, “三会一课”9次,支部书记讲党课5次。
统一支部学习纪要及谈话记录。本年度全体党员统一使用党员学习会议笔记本开展学习,在本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调“读原文,学原文,悟原文”,支部认真落实,做到原原本本学,做到有读书心得笔记,做到把自主学习作为党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次支部落实谈话,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党内成员的思想,传达党的基本路线和和方针,做到谈话记录纪规范化。全年党总支与支部书记、支部党员谈话12余次,支部书记与支委、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等谈话28余次,支部党员与积极分子谈话23人次,支部党员深入团支部开展党建带团建6次,开展入党申请人集体谈话会64人次。
统一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清单,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其中包括每位党员对接一个团支部,开展党建带团建、政治学习、志愿者服务“1+N”、群众问题收集等工作。
1.4已开展的重点工作
支部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十九大讲话内容”、“五四青年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党规党章以及支部成员们积极并勇于自我批评争做一名合格党员等活动。此外,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会一课”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执行上级党组织及本支部的决议;让支部党员、干部师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室内与室外多种形式主题党日活动,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和支部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书记每两个月讲1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按规定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清单见详见附件1)
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内成员集中学习重要讲话以及传达的重要精神等相关内容、开展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并积极改进、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引领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把师生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的决议,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好组织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效防止各类错误思想文化侵蚀,教育引导师生在课堂教学、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三下乡”等志愿服务等活动。(详见附件2)
支部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常态化做好联系、服务同学工作,健全困难学生关心帮扶机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搭建交流党团交流平台,建立党员下支部的工作体制深受同学们欢迎。支部不断丰富创新服务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及时了解、听取、回应学生意见和诉求,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并努力提高我院学生的归属感获得感。
二、建设特色
2.1品牌特色
中医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坚持把争先创优作为建设支部的重要活动,找准着力点,发扬“栽树”精神, 以“栽”为基点建设服务型党支部,以“树”为目标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支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5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中强调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战斗堡垒,让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精神,不忘为中华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努力加强党支部与群众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开创组织育人的新局面。
2.2实践特色
党支部从2017年创办以来,明确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双优”党组织,建立了党日活动、“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清单,不断提高支部组织育人水平,不断开展各项主题特色党日活动。一是坚持学原文,从原文中感悟新思想,二是以新颖的形式将政治学习融入到实践生活中去。分别开展了室内党课学习主题教育、室内与室外看电影、填写问卷、与其他党支部联合开展外出活动等多种形式主题党日活动,并善用新媒体教育,与时代融合,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建立一个活泼与严肃相结合的党支部。并始终秉承党的根本宗旨,致力于让党员多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达到密切联系群众,走进群众。
2.3育人特色
支部始终坚持组织育人,努力开创党建带团建的新局面。开展支部党员点对点进入团支部进行政治宣讲,在本年度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对下辖团支部进行政治宣讲,宣讲内容为入党的5个大点及25个小点的入党流程、习总书记近期讲话重要内容、学习经验交流等。积极践行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发展的育人理念,明确发展党员的标准与流程,学习先进榜样光辉事例,学习榜样精神。
支部不断健全“1+N”志愿服务模式,由1名党员带动N个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对所管辖团支部志愿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医学生学生志愿者角色功能。本年度,下辖2017级中西医结合团支部成立了安全教育支部志愿者,通过走访大学城片区的幼儿园,普及安全知识,支部党员主动在中小学内实行“中医药进课堂”;多次带领所辖团支部开展志愿者校外活动,今年在学院国医“童”行志愿者品牌活动项下开展了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中医知识进小学(目前已与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景阳小学建立志愿者服务站,每月定期开展1-2次志愿者活动,共计服务4次。),本年度,支部让党员进入党支部,每个党员对应一个团支部,对所属团支部进行政治宣讲,
成果特色:使中医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内营造了政治思想教育健全,学习作风优良的氛围,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每个党员都行动实践起来了,以实干出真知,身体力行践行“栽树”精神,加强了与所属团支部及群众们的密切联系。
三、建设目标
3.1通过深化“双优”学生党支部建设,为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供范本,具体育人模式如下:
3.2方法载体
支部预设立以“两站一室一窗口”为模式的学生党员服务站。“两站”是指医疗服务站和教育科普站,“一室”是指综合活动室,“一窗口”是指服务窗口。
一是切实服务同学,科普教育服务站,解答同学们相关疑惑,将党团知识贯彻下去。切实落实党团联系“最后一公里”。
二是传播中医文化知识,提供中医药老师义务坐诊,让同学们了解中药草本知识和养生常识,感知国医文化魅力,让更多的同学们国医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
三是切实履行党员服务于人民宗旨,让每位党员用心服务同学,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更多的党员同志切实联系好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化为一面旗帜,影响更多的人心系党团,为群众谋福利,做实事。
3.3示范引领价值
打造以栽树精神为主旨的党支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头脑,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担当时代责任,让每位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成为群众洪流中的一面旗帜,指引群众前进方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好的服务群众,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畅通最后“一公里”,将党支部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基层工作中群众最有力的帮手,化为一颗磐石,在时代的长河中,坚毅不倒,带动更多基层党支部努力看齐,点连线,线连面,构建完整的服务、组织育人体系,立德树人,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推进方案
(一)2019年下半年
1、梳理组织育人清单,自查整改。查找存在的短板弱项、问题根源、病灶成因;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和责任清单,对照建设目标完成前期基本准备工作;
2、基本拟定中药暂存管理站、应急中药储备点建立策划方案;
3、继续实施并完成“乘风好去.杏林千里”读经典学风建设打卡活动(附件6)。
4、策划实施校友“寻访校友沐春风,传承医学树精神”访谈工作, 为了让在校大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校友们的奋斗历程与人生(附件7)。
体验,获取专业前沿的具体状况,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开阔眼界、接
受锻炼、提高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2020年2月~2020年10月
1、健全服务需求清单制定更新机制,设立中药暂存管理站、应急中药储备点及党团知识宣讲制度;
2、第一阶段创建及评估。围绕总体建设目标,对照计划继续完成前期计划的落实工作,搭建好中医药暂存库、中医老师义务坐诊的服务平台及党团知识宣讲平台。
3、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重点,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队及党员服务典型;(因疫情暂定)
4、策划并实施新一期学风建设打卡活动。
(三)、2020年11月~2020年12月
1、以学促进,验收支部书记上党课、党员学习分享记录、基层示范党组织参观学习党员剖析与自我剖析等,党员“1+N”志愿活动落实情况;
2、验收及升华期。做好“双创”总结工作,制作党员服务宣传视频;继续做好或申报“双创”工作,积极接受上级党总支成果验收,制作好宣传视频。
3、在体制机制、经验举措、方法办法上形成 1 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五、重点举措
5.1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为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推进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人人学习,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创造”为核心理念,增强支部的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支部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体如下:
①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提高支部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
以开展第二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会一课”制度的规范落实,强化政治站位,丰富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党性认识和政治敏锐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学促进,推进实施一月一次支部书记上党课、一季度一次党员学习分享、半年一次基层示范党组织参观学习、一年一次党员剖析与自我剖析。将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党支部学习的动力,设置党员、积极分子诚信应考示范岗,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强烈责任心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学习;继续开展“乘风好去 杏林千里”读经典学风建设打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回归初心、建设新时代新青年学风,并以此建立健全促学、督学、评学、考学机制,强化示范效应;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在线学习平台,采取专题报告、知识竞赛、读书征文、参观考察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扎实推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向纵深发展。
③完善党建带团建对接帮扶学习机制,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强化政治建设,包括夯实政治学习,以树立青年党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工作重心,以党员的标杆作用辐射下属8个团支部,拟打算建立党员一对一下团支部对接制度,带领青年人旗帜鲜明讲政治、有信仰、爱祖国。
5.2建设服务型党支部
坚持以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引领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支部和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拓宽服务渠道,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增强服务时效。具体如下:
①创新开展“1+N”志愿服务模式
支部创新开展“1+N”志愿服务模式,由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N个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对所管辖团支部志愿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医学生学生志愿者角色功能。支部学生党员主动清扫布置党团活动室,打造社区党建品牌,创新服务形式和服务载体;多次带领所辖团支部开展志愿者校外活动,今年在学院201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1班团支部志愿者品牌活动项目下开展了“我为小天使送微笑”、“感谢师恩,与师童行”活动(目前预计每季度定期开展1次志愿者活动,共计服务2次。)
②创新设立以“两站一室一窗口”为模式的学生党员服务站
为极响应第二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发挥“栽树”精神,拓宽党建的服务内容和平台,拟发挥中医药优势,一年内建成一个校内利民服务岗。
设立以“两站一室一窗口”为模式的学生党员服务站。“两站”是指医疗服务站和教育科普站,“一室”是指综合活动室,“一窗口”是指服务窗口。如拟定中药暂存管理站、应急中药储备点建立、砖家坐诊等等。
③建立成熟有效的服务机制与制度体系
建立内容真实的服务需求清单、搭建高效持久的服务平台、实现党员志愿服务和医疗扶贫共建常态化等等,了解师生困难诉求、倾听师生意见建议,师生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帮扶机制健全有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寻短板,改不足,求突破,激发服务热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服务效果。达到激发服务热情,服务态度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作强服务队伍,服务能力由“良好”向“优秀”转变;规范服务体系,让服务效率由“一般”向“高效”转变;提高服务效果,服务深度由“易”向“难”转变。
5.3拟发表组织育人相关论文
拟以实践为目标,在“三全育人”的组织育人方面发表论文1-2篇,强调发挥和加强学生组织育人实效的重要意义。同时支部创新宣传载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在明年建立支部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如台历,书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