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党组织基本情况
中共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学生三支部,是外国语学院党委直接领导下由学术型与翻译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基层党组织,现共有党员20名(截至2020年3月),其中教师党员1名,少数民族党员3名。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钟敏同志担任支部书记。支委会健全,人员配备适当,结构合理:
1.支部书记:钟 敏
2.支部副书记:罗 琴 (19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3.支部委员:苟字娟(组织委员 19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龚 咪(宣传委员 19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4.党小组长:19级学术班 龚 咪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19级翻硕班 何春容 (英语笔译专业)
18级学术班 顾 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18翻硕班 冉慕蓉 (英语笔译专业)
17学术班 宋立英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近年来,支部做到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全面部署,扎实推进,明确任务,从严要求,从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在规范发展研究生党员上狠下功夫,切实改进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以“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为工作思路,通过“选一个好党支部书记、建一个好班子、带一支好队伍、有一套好工作制度、形成一个好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和任务,健全完善基本工作制度、基本工作程序和基础资料,使基层党支部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近年来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不断加强支部建设,以“学习型支部”、“服务型支部”、“创新型支部”为建设目标,着力于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为学习、科研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此期间,支部先后获得2019年6月党支部被中共重庆师范大学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7月党支部成功获得重庆师范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资格,2019年12月党支部成功获得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资格。
II建设目标
一、总体思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抓好党支部建设,就要严把思想政治教育“总开关”。本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切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准则,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坚持培育为基、重在建设、典型引领、整体推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于党支部制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建设,凸显党支部引导教育功能,坚定党员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强化学生党员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筑牢党支部建设基石,真正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二、建设目标
1、建设具有完善思想教育长效机制党支部
党支部建设的首要功能是思想教育,我们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党支部建设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旗帜鲜明讲“政治”,公而忘私顾“大局”,取长补短循“看齐”,一心一意随“核心”,切实增强学生党员“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党员同志牢记入党“初心”与自我“使命”。强化“三会一课”的思想引领作用,全员参与、定时、保质、保量开展“三会一课”,让党员树立正确的党社会观、价值观。引导党员同志培养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支部创新活力,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团结协作,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廉洁,作风扎实,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2、建设互动高效多媒体平台党支部
习总书记一直强调党的先进性,要求党的宣传应该与时俱进。微信、QQ及微博等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将逐渐成为支部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宣传的一个有力工具,同时宣传工作将积极于热点问题链接,加强对于党员思想的正向引导,为此本支部依托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号等建立覆盖高、时效性强的支部宣传平台。
3、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创新中实现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的伟大结合;在创新中,中国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创新中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为了进一步成就取得丰硕的建设成果,建设学习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势在必行,而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和战斗堡垒,更应当更应该加强其创新型建设,创新支部“三会一课”的开展形式,提升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创新党建的开展形式,将党建工作拓展到室外或实际生活中,将思想教育拓展到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尊重党员和学生群众主体地位,切实联系群众,帮助解决学生群众的思想问题、生活困难等问题,充分展现党员服务群众作用。因此,新时期新阶段,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型党组织,关键在于把服务型党组织打造成为一个体现党性连接民心的服务平台。
4、建设“五化”“七有”党支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抓基层、打基础、强功能、补短板、重创新、求实效、深入开展支部“五化”建设,将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日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将支部建设成为 “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的 “七有”党支部,培养出有信仰、有原则、有理想的“三有”党员,为党输入“新鲜血液”,为国家建设事业输送栋梁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