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杆院系 >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我国地方院校建立的第一个雷达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我国首批从事雷达、遥控遥测领域科研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在六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传承延安精神国防军工特色中赓续奋进,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学院始终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于办学治院全过程,把牢政治方向,凝聚广大师生,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围绕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着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电子工程学科建设,形成了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为骨干的学科体系,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创新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下设11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教职工289人,其中党员166人,党员比例为57%,高层次人才党员比例83%。本科生1735人,研究生1311人,其中党员797人,党员比例为26.17%。设有教工党支部12个,学生党支部30个。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领导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锐意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在国内率先开展大类宽口径人才培养、以强化实践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本硕博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牵头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目前我校唯一)在内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累计获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国家(国际)级奖励1000余项学院致力于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在培养的2万余名毕业生中,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以及毛二可院士、吴一戎院士、尹浩院士、樊邦奎院士、王沙飞院士和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有北京理工大学前校长匡镜明、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等30余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近年来,输送到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电科技等国防工业部门所属院所和军队科研机构的人才占毕业生总数的56.5%,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强军梦,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

学院坚持服从、服务于我国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并将党的建设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艰克难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国防特色突出的工程技术优势。创造了我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我国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第一个相控阵体制雷达、第一部星载空间目标测量雷达……)牵头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我校唯一)在内的国家技术发明奖14项;近年来,研究成果成功用于我国高新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工程等系列重大任务,成为电子信息国防高技术领域的国家队’。

学院坚持培育精神引领、品牌带动、典型示范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涌现出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毛二可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王越院士为代表的全国先进典型,学院及所属党支部和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曾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首批)全国先进科研集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全国第一个)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北京理工大学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在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电子工程学科”的新征程上,学院党委始终把牢方向,以党的建设引领事业发展,在担当新使命中展现新作为。

1953年,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创造了我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