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25名,其中9名教授、4名副教授。支部党员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青年千人2人。支部设置支委5人,支部书记曾绍群教授为长江学者、杰青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副书记刘秀丽副教授,为中心科研、教学骨干。支部现有党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小于40岁的党员17名,平均年龄37岁,是一支奋发向上、干劲十足、年轻化、专业化的高素质党员队伍。

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下称:生医实验室党支部)秉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发扬“创新精神、吃苦精神、团队精神”,用共同的信仰和科学家精神凝心聚力,牢记科教兴国使命,坚持用“追求卓越、为国争光”的思想引领整个支部和实验室团队来推动发展。

一是在工作中突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积极响应学校党委、中心党委部署和要求,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定了本支部特色党务和学术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常设结合思政教育、双一流建设微党课;每次支部会有考勤、有记录、有讨论。开展了“最强大脑—党史党识知识竞赛”和韶山、红船党性教育学习、科普进社区等特色活动,其中师生共同参与的“最强大脑”活动已举办多届,成为学校党建品牌。规范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每一名党员经历党性锻炼,极大增强了支部党员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让支部成为立德树人的战斗堡垒。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标“四个相统一”,让老师回归初心。通过纵向党支部建设,与四个学生党支部建立密切联系,将思想政治工作由教师向学生群体延伸和覆盖。建立了《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党支部指导工作制度》,学术带头人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注重对同学的关心,帮助解决困难;更加注重思想引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工作,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品学兼优的国家栋梁。

三是让支部成为科教兴国的先锋模范。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涌现了以骆清铭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支部团队师生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主研制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应邀参加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科技成果展;“脑连接图谱”研究成果列入“国家基础前沿成绩单”。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整机仪器应邀参加建国七十周年大型成果展。支部所在功能实验室成绩喜人:培养中科院院士1名,长江、杰青高层次人才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在Science和Nature系列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先后获得千万元以上国家重大项目10项;支撑学校生物医学工程和光学工程两个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此外,支部成员担任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武汉光电工研院、鄂州工研院的领导职务,已推动200多项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总估值超过3亿元,有力助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25名,其中教授9名;支部书记曾绍群教授为长江学者、杰青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