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二批双带头人 > 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共有党员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和博士在读的党员共10人,占党员人数的62.9%,占全系博士总人数的90.9%,体现了支部党员高学历、高素质的特点。支委成员分别为:付华,女,博士,副教授,党支部书记;赵云,男,博士,副教授,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赵榕,女,讲师,纪检委员。新支委于201810月由换届选举产生,成员年富力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两年来,支委成员积极探索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化工系教师及党员进行素质拓展提高,受到全体教师的信任。

在上级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化工系教工党支部以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在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逐步形成了本支部的工作特色。

1)严格管理制度,进行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支部组织生活

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并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支部日常活动,做到每个月开一次支委会、至少组织2次集中政治学习、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至少一次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并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安排,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会议,不断健全党内生活制度。

2)丰富支部教育活动形式,提升党员学习兴趣

党支部在日常政治学习中注重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利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多媒体、观看视频、研讨、主题演讲等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时政新闻等,利用学校、学院党建云平台展示学习成果,不断增强支部教育效果和党员的学习兴趣。

3)做好活动计划,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支委在年初和每月都会制定年度和月度计划,及时制定政治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利用本支部优秀老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和丰厚的工程背景,有计划地组织新入职教师和工程实践背景薄弱的教师与老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为学业或生活困难学生提供帮助,以日常业务工作为抓手,扎实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4搭建教学、科研互动平台,促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化工系党支部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思政课改等教学改革项目、参加各类教学竞赛;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化工设计大赛等多种赛事,并为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利用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在授业解惑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积极响应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等育人体系建设。经过平台搭建,化工系教师在化工学院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傲人成绩,有效促进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学校中心工作的有效衔接。

5)做好校企合作,以扎根青海为理念,做好服务社会工作

支部根据本系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育扎根青海、服务青海的人才为中心,在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过程中,联合实践基地企业党组织,通过建立学校评价、学生需求及评价、企业需求及评价、双向反馈等一系列规范和质量标准,结合系列项目《盐湖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及实践》、《化学工程与工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利用实践基地,不断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背景;针对企业需求,派教师赴企业授课、讲座,真正做到扎根青海,服务企业。


支部16人,秉承“志比昆仑,学竞江河”的校训,弘扬新青海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