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简介:
食品学院博士第二党支部从2001年成立到2017年延展分设,现有博士党员35人。自成立以来,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校、院两级党委的正确指导和带领下,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积极开展博士党员的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落实党员激励关怀制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建设计划: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会议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支部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做到七个“有力”,争做标准型、创新型、服务型党支部。
二、建设目标
根据教育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总体部署,《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2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9〕2号),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创立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示范、辐射带动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在“对标争先”中做到“七个有力”(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努力争创“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三、建设方案
(一)牢记初心,勇于担当,扎实推进标准型党支部建设
1、扎实做好“教育有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推动新时期党建工作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把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践行在主题党日等活动中,引导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培养高尚道德品行,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高度。推广应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督促党员每天登陆进行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扎实做好“管理有力”。建立党员联系党外研究生全覆盖机制,积极引导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坚持按照“双严双优”做好党员发展,对党员及申请入党的同学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严把入口关,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做好党组织关系接转和出国访学党员管理,支部党员毕业,按时办理转交党员正式组织关系,严肃处理党员党籍。严格落实党费工作,按期交纳党费,一般情况下每月一次。
3、扎实做好“监督有力”。坚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严守纪律底线。常态化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开展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使“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将查摆出来的问题、上级党组织点出的问题列入党支部和党员整改清单,促进支部纪律建设,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凝心聚力、群策群力,争做创新型党支部
1、扎实做好“组织有力”。在校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研究生群众抓住‘部省合建’这个契机,投身建设新时代一流学科,做到科研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实现党建与科研创新工作双促进、双提高目标。
2、扎实做好“宣传有力”。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学习宣传贯彻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宣传,引领食品学院研究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把食品学院研究生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注重发现挖掘研究生身边典型,通过组织宣讲报告、座谈交流等宣传推广研究生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广大研究生学习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三)坚定信念,攻坚克难,争做服务型党支部
1、扎实做好“凝聚有力”。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支部党员、研究、学习等中作中,引导党员积极了解研究生群众思想政治状况,做好教育引导作用,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凝聚人心,引领研究生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2、扎实做好“服务有力”。建立党员联系党外研究生全覆盖机制,将支部党员组成党小组,党小组成员需全面了解实验室非党员研究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与有困难、问题难以处理好的党外研究生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党外研究生与辅导员连接的桥梁。此外,党小组成员需定期跟实验室成员交流科研突出党员的科研学习情况,促进实验室成员进取拼搏的斗志,充分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投身于美丽校园建设,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做好事实事活动,开展绿地养护、环保宣传、生态校园日等服务活动,把思想落实到行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先进性作用。
四、建设步骤
党支部全体明确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建设的意义、标准、程序、要求,讨论样板支部建设计划和建设方案,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参与样板支部建设,愿意为样板支部建设做贡献的浓厚氛围,确保有效展开样板支部建设的展开,争创“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一)创建达标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8月)。
根据建设计划和方案,学院党委引领支部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扎实做好“教育有力”、“管理有力”、“监督有力”、“组织有力”、“宣传有力”、“凝聚有力”、“服务有力”,规范入党流程,极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支部;密切党群关系,打造一支有凝聚力的支部;推进形象建设,打造一支有影响力的支部,大力推进党支部形象工程。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标准型、创新型、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
(二)中期评估阶段(2019年9月)。
按照教育部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及时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成果报告,认真做好中期评估考核工作,并借助平台进行宣传与推广,惠及更多支部。
(三)巩固验收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
食品学院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进行考核评估,并做好查漏补缺,总结提高。形成成熟有效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机制办法,形成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办法、典型案例,形成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品牌、育人载体,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宣传平台、网络阵地,具有高水平研究论文、专著,形成经验推广示范、辐射带动成效等。最后提交培育建设成果相关工作报告,汇编示范点建设成果资料。
预期成果:
支部支部预计通过1-2年的建设周期,依托学院的“一流”学科优势,聚焦发挥样板党支部建设经验,建设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树立先进党建品牌,并借助平台进行宣传与推广,惠及更多支部。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1)成熟有效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机制办法;(2)优秀基层党建工作法、典型案例;(3)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品牌、育人载体;(4)有较大影响力的宣传平台、网络阵地;(5)高水平研究论文、专著;(6)经验推广示范、辐射带动成效等。
一、坚持政治建设统领,争做新时代的践行者
通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各种形式开展党建活动扎实推进标准党支部的建设,支部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深耕专业领域,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做时代精神的践行者。
二、落实党建引领业务,做青年党员的领头羊
通过在党员的引领下,研究生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扶,分享交流,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支部党员预期两年内发表SCI学术论文40篇以上,其中一区论文占比在50%以上,积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积极申报省部级奖项,发挥党建工作助力科研创新和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党建与科研双促进、共提高。通过学校院新闻网、学院微信平台进行典型示范宣传,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做青年党员的领头羊。
三、鼓励党员勇于担当,做民族复兴的追梦者
开展“三下乡”等暑期实践活动,并结合所学学科专业的特色,服务地方;开展各种志愿服务,通过组织教育宣传、垃圾清理等活动,服务校园;通过党小组联系党外研究生全覆盖机制,常态化了解研究生群众困难诉求、倾听研究生群众意见建议,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和模范作用,形成“党员有困难找支部,群众有问题找党员”的良好互动,党员与群众之间关系紧密。
以点带面,多元共建,发挥辐射作用实现支部联动发展。先进支部为代表与新生支部展开深度共融共建,辐射带动学院其他学生支部协同联动发展,及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管用做法,积极推介经典案例,力求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引领效应,实现样板党支部的精神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南昌大学食品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江西省唯一A类并进入全国前三,ESI全球排名前1.42‰,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11位。南昌大学组织部及食品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支部的党建工作,并多次开会讨论、统筹、指导、协调、监督支部的工作,明确发展路线和工作重点,及时对支部的工作进展进行评价和反馈,引领支部计划的稳步实施和有效落实。同时,支部展开深度合作,以辐射带动学院其他支部协同发展。此外,食品学院党委将加大党建工作的资源投入力度,以党建引领带动学科发展的目标,不断探索支部工作方法,要求支部各项学习内容饱满,活动形式丰富。一流学科支撑,学院党委领先的党建理念,引领带动支部各项工作以“创优”、“争先”为目标,不断提升建设能力和科研水平,争当青年学生中的领头羊。
二、硬件保障
建设实践活动阵地。依托食品学院分析测试中心606党员活动室,开展“三会一课”、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等日常学习活动等。同时,南昌作为红色英雄城,提供了很好的的日常教育和参观学习的场所。由南昌大学红色文化馆梳理的红色基因素材能为红色课程的开发提供更接地气、更为便利的校本资源。学校和学院将以江西省丰富的红色遗迹与和历史故事作为依托,整合校内外的红色资源,通过调研,融合校内外红色资源,合作建设红色活动基地。学校院党委提供支部样板党支部创建活动专项经费,支部将做到经费的来源、支出、结余有明细,确保做到公开透明。
三、软件保障
在样板党支部的建设过程中,在学校、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使党支部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升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战斗保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党支部工作不限于传统的工作方法,转向多种形式齐头并进。在传统理论说教基础上,支部各党小组在开展学习教育时,会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用“原文+解释”的方法帮助成员加深理解。支部除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以外,还会结合实际,与大家一起研读经典著作,丰富学习内容。支部力图举办具有创新力的党日活动,除了参观党性教育基地、观看爱国电影等,现已承办了各项丰富的主题活动,效果良好。多样化的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是支部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和提升党员积极性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