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样板支部 > 华东交通大学机关党委招生就业处党支部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原铁道部部属高校招生就业处党支部2001年成立以来,坚持党的建设与部门工作深度融合,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以“铁”的作风,实现党建三个提升、三个服务、三个成效“333”工作法,努力做到“进口旺,出口畅,中间环节有质量”,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计划:

总体思路

本支部牢牢把握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立足“强责任、抓基层、促规范”,努力推动党建与招生就业工作相互融合、相促相长、一体发展。

围绕以上任务和目标,从“三个抓”着力:一是突出“严”字抓机制,进一步推动党建主体责任落实;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促考核。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实抓严,推动党建主体责任层层落实。二是突出“实”字抓管理,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落实各项基本制度,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提高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促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三是突出“活”字抓教育,进一步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突出政治功能,确保党员教育扎实有效。

建设目标

招生就业处党支部是肩负着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使命的党支部。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奋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围绕强化党建引领工作和业务效能提升,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发挥在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为促进学校生源质量走向新台阶,就业服务工作持续领跑全省,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

(三)工作计划

1. 完善招生就业处党支部平台建设2022年1月至9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政治引领和党支部建设做好就业宣传矩阵工作团队的能力提升培训,利用就业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思想政治理论和先进典型事迹案例。制定支部学习方案、培训计划、工作计划等,积极参加全国基层党建系列活动,学习先进建设理念,凝练学习成果。筹划推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2.推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对照《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指标体系,进一步凝练特色和优势,推进支部样板化建设;深化“3活3Li”工作法,引导革命老区大学生深度融入“交通强国”战略,通过讲活“就业理”、用活“就业例”、激活“就业力”的就业工作法,助力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开展各类“党建+就业服务”“党建+高招服务”工作活动;选树党支部优秀党员,进一步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3.总结样板支部建设经验交流推广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支部建设和支部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对支部党员的理论武装头脑、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作用,各类交流活动成果取得突破,选树一批先锋党员典型,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全国样板党支部。

(四)工作举措

1.以载体创新为驱动,以党建带动业务工作深入开展

1)进一步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顺应当前招生就业形势,充分研判“新高考”改革趋势,打造融合式党建品牌,进一步形成“共谋、共建、共赢”的校企党建结对共建品牌,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党支部牵头组织各学院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组成招生宣传队伍,持续开展寒暑假返乡宣讲,有效提升学校美誉度和生源质量。

3)建设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实施江西省36个高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计划。支部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完善相关培训课程体系和支持体系,全力确保完成培训任务,助力江西省低收入家庭毕业生顺利就业,巩固国家脱贫攻坚成果。

2.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打造精品项目,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1)课程建设精品化。党支部组建优质教学团队,牵头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聚焦打造精品“金课”,在爱课程、智慧树MOOC平台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新创业过程与方法》等将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新生开始进行就业意识培训,完善就业指导过程全程性、就业指导内容全面性、创业教育特色性的课程建设体系。

2)指导咨询个性化。党支部充分利用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创业指导咨询室,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学生可通过就业系统实现指导预约和网络互动。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引导低年级学生及早做好职业规划,提高毕业生求职动力及就业竞争力。

3)就业帮扶精准化。党支部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对国家就业的政策收集,对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实施精准就业服务的举措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困难就业群体、少数民族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建立详实的信息台帐实行动态跟踪,专人对接帮扶,主动破解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3.以新媒体平台为窗口,助推“智慧党建”提质增效

党支部围绕打造成“教育党员的课堂、创新创效的主体、攻坚克难的堡垒”的目标,将党建学习、履职工作与组织生活等有机融合的平台,依托全国高校思政网育人号平台发布样板支部建设动态等,做到党员学习教育与支部管理相结合,有效增强支部党建工作的实用性、高效性和趣味性。运行成熟后,向其他高校推广应用。

预期成果:

(一)建设期:2022年1月-2022年12月

1.平台建设:依托全国高校思政网育人号平台发布样板支部建设动态,改造党员活动室、招聘面试阶梯教室。

2.提出一套成熟的“党建+业务”双循环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运行管理制度创新党支部运行管理机制,使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互相促进。

3.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汇编学习材料。

4.选树优秀典型,举办党支部学习表彰会。

5.改革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优化线上“精品课程”。

6.依托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完成“宏志助航计划”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促进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7.举办600场专场招聘会(含12场专场双选会),服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8.举办6场就业指导活动,为毕业生理想就业保驾护航。

(二)推广期:2023年1月-2023年12月

1.在现有两门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力争申报一门就业指导类精品课程。

2.完善招聘会场地建设,举办600场专场招聘会(含12场专场双选会),服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3.举办6场就业指导活动,为毕业生理想就业保驾护航。

4.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集出版学习心得资料。

5.持续推进“党建+就业服务”“党建+高招服务”内涵建设,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全国样板党支部。

工作保障:

(一)学校政策和经费支持

1.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本次“双创”工作的申报和创建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本建设方案,确定和公布年度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由组织部、党校牵头,加强对申报单位的常态化跟踪指导,协调全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取得建设成效。

2.学校党委从2021 年省属本科院校毕业生留赣就业创业补助资金中提供招生就业处党支部建设配套经费。

3.学校党委将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对在党建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的基层党组织、党员骨干予以表彰奖励,并在职称评聘、干部晋升、学院考核中给予重点关注。

4.学校党委将及时发掘、凝炼、宣传入选党组织的探索经验、培育成果、创建成效,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和标杆的带动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点上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全校的面上去,报送到教育工委或省委办公厅,引领带动全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学校党委已设立科研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其人才待遇在本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策也是空前优越。同时将对专职党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拟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以提高党建、思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资源和软硬件设施等条件保障

1.党支部成员是长期从事大学生招生就业工作和研究的专职人员,确保两年建设期内相关人员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2.在现有线下阵地(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就业指导咨询室、创业指导咨询室)基础上,拟按“三化”建设要求,继续改造党员活动室、招聘面试阶梯教室。共享校内已获批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的场地资源。

3.学校是国铁集团、国家铁路局和省政府“双共建”高校,在行业内设有45个校外实践基地,可为校企党建 “结对”共建工作目标提供企业资源。

4.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智慧校园数据中心,招生就业处党支部现有智能服务打印终端2台、云服务器5台、计算机30余台、就业系统2套,可为党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支部以“铁”的作风,实现党建“三个提升、三个服务、三个成效”“333”工作法,努力做到“进口旺,出口畅,中间环节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