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旅游系党支部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身为旅游教研室党支部。成立伊始,党支部便把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职责使命,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筚路蓝缕、躬耕树蕙、弦歌不辍。党支部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几代人在赓续奋斗中传承着燕山大学旅游人特有的精神血脉。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将“党建+”的思维融入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等工作,推动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成果丰硕、成效卓著:获得“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北省旅游教育创新高地、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
旅游系党支部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融入学科发展全过程,着力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和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学科特色优势为依托,在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康养旅游、文旅融合等方面开展社会咨询服务项目百余项,与河北省和多个地市的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长期合作,为京津冀等地的规划设计、景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提供了科学有效指导,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以国家、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勇于攻坚克难,围绕区域旅游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旅游扶贫、智慧旅游等诸多重要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获批众多相关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基于“新文科”的多学科融合视角,打造“专业核心金课群”,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旅游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高校旅游教学研究、旅游教育培训等方面均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中国校友会2021中国旅游管理类一流专业排名中,被评为6星级专业、旅游管理类排名全国第二、入选“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层次,培养了众多行业精英和科研人才。
二、总体思路
旅游系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守正、创新、立学、笃行”的特色体制机制为基础,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支部工作创新机制、培养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构建一种改革创新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创建一个红色传承文旅融合的特色智库、打造一组多维一体的党建品牌宣传阵营”五个方面,实现“学习有成效、组织有力量、队伍有素质、宣传有温度、工作有创新”的建设目标。创新支部工作机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打造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培养爱国、勤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综合型人才。做好宣传工作,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宣传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借助科学管理办法,从源头抓起、全面有效地改进党建工作模式,实现各环节多部门的高效配合,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改进党建工作管理机制、促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效率型党支部。
三、建设目标
1. 学习有成效
加强支部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实现政治引领与学科发展相融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党建思政与教学科研相融合传承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之美,督促师生勤交流,定期反馈学习成果,多种形式考核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效。
2. 组织有力量
创新管理模式,科学借鉴目标管理及全过程质量管理理论,创新支部管理运行机制,以评促建。深入乡村、边疆、红色旅游地等开展考察、调研、学习、服务,激发党员师生使命感、责任感,形成纪律严明、团结友爱、敢于纠错、踏实肯干、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
3. 队伍有素质
通过不断学习、有效管理,建成一支理论素养高、专业知识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勇于担当、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为国家解决科学难题、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传承红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4. 宣传有温度
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传递正能量,构建有温度的党建宣传阵地。支部以现有学校党建网、学院网站、支部微信平台等为载体,以丰富党建思政内容推动传播质效提升,大力宣传红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多维一体的品牌宣传阵营。
5. 工作有创新
依托有效的管理手段、创新的宣传模式、科学的组织结构,基于“守正、创新、立学、笃行”的特色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创新型的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建工作系统化、品牌化、特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