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前身为1992年的贵州大学旅游系,2013年8月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正式独立建院, 2018年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与英国林肯大学联合举办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于2019年4月正式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招生,成为贵州省首个获批招生的一本批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至此,学院形成了集“本科+国际化本科+硕士”的多层次、多元化国际教育体系。一直以来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面向世界,服务国家战略,践行知行合一”为理念,以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通专兼备、知行合一”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适应国家文化和旅游强国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为把学院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院现设有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研室、国际旅游专业教研室。现有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教指委成员1名,贵州省教指委委员4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人、黔灵学者1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3人,贵州省基层治理创新高端智库专家7人、贵州省高校名辅导员工作室1个。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职教师43人,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3人,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思政工作和教学科研队伍。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委是贵州大学党委设置的二级学院党委,学院现有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2人(党委副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共6人,下设7个党支部,其中,教师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4个。3个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书记由素质好、能力强、乐奉献的“双带头人”担任,实现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100%全覆盖;3个本科生党支部和1个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由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和优秀大学生党员担任。
学院党委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解剖麻雀、研究问题、探索路径,坚持“三个结合”,即: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实施“四大聚力工程”建设,即:一是实施“向心力”工程,引导全院师生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实施“凝聚力”工程,加强和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命,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旅游与文化产业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服务贵州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力争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三是实施“争先力”工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三、四、五、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强化党内政治生活,旗帜鲜明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延伸,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实施“攻坚力”工程,聚焦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的目标,强优势、补短板,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党建工作与学院各项改革任务融合发展;全面展现学院党委“五个到位”、所属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的现实状态,力争取得可学、可用、可信、可复制、能推广的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